通道運算英文叫做Calculations。其實原理很簡單。
不過在真正解釋之前先做點預備知識的預習。
想必大家一接觸ps,就了解到ps的任何操作都有一個Blend選項了吧。
工具的Blend效應大家可能比較少用,但圖層Blend應該大家都知道。
(??沒接觸過Blend這個字?)Blend就是「混合」的意思。對於ps,圖層Blend就是中文版「圖層混合模式」的意思。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圖層面板上面的Mode「模式」選項,這個選項其實就是選擇該圖層以何種方式與下面的圖層發生混合。
那混合方式有多少種呢?面板上看到的其實少了兩種的。以前我也發過一篇混合模式解釋的貼子,無奈和者甚少在這裡我就重新發一下。
下面列舉出了所有可用的混合模式。其中,Behind和Clear是編輯工具獨有的混合模式,對圖層來說則沒有這兩種混合方法。這些具體定義可能有點枯燥,不過沒關係,您可以跳過去看具體例子,然後再來對照這些定義。
Normal
正常模式,也是預設的模式。不和其他圖層發生任何混合。
Dissolve
溶解模式。溶解模式產生的像素顏色來自上下混合顏色的一個隨機置換值,與像素的不透明度有關。
Behind
背後模式。只對圖層的透明區域進行編輯。此種模式只有在圖層的Lock Transparent Pixels(鎖定透明區域)為不勾選狀態才有效。
Clear
清除模式。任何編輯會讓像素變得透明。這種模式和畫筆的顏色無關,只和筆刷的參數有關。此模式對形狀工具(當Fill Pixel選項處於勾選狀態時)、油漆桶工具、筆刷工具、鉛筆工具、填滿指令和描邊指令都有效。
Darken
變暗模式。考察每個通道的顏色資訊以及相混合的像素顏色,選擇較暗的作為混合的結果。顏色較亮的像素會被顏色較暗的像素替換,而較暗的像素則不會改變。
Multiply
正片疊底模式。考察每個通道裡的顏色訊息,並對底層顏色進行正片疊加處理。其原理和色彩模式中的「減色原理」是一樣的。這樣混合產生的顏色總是比原來的還要暗。如果和黑色發生正片疊底的話,產生的就只有黑色。而與白色混合就不會對原來的顏色產生任何影響。
Color Burn
顏色加深模式。讓底層的顏色變暗,有點類似正片疊底,但不同的是,它會根據疊加的像素顏色相應增加底層的對比。和白色混合沒有效果。
Linear Burn
線性顏色加深模式。同樣類似正片疊底,透過降低亮度,讓底色變暗以反映混合色彩。和白色混合沒有效果。
Lighten
變亮模式。和變暗模式相反,比較相互混合的像素亮度,選擇混合顏色中較亮的像素保留起來,而其他較暗的像素則被替代。
Screen
螢幕模式。依照色彩混合原理中的「增色模式」混合。也就是說,對於螢幕模式,顏色具有相加效應。例如,當紅色、綠色與藍色都是最大值255的時候,以Screen模式混合就會得到RGB值為(255,255,255)的白色。而相反的,黑色意味著為0。所以,與黑色以該種模式混合沒有任何效果,而與白色混合則得到RGB顏色最大值白色(RGB值為255,255,255)。
Color Dodge
顏色減淡模式。與Color Burn剛好相反,透過降低對比度,加亮底層顏色來反映混合色彩。與黑色混合沒有任何效果。
Linear Dodge
線性顏色減淡模式。類似顏色減淡模式。但是透過增加亮度來使得底層顏色變亮,以此獲得混合色彩。與黑色混合沒有任何效果。
Overlay
疊加模式。像素是進行Multiply(正片疊底)混合還是Screen(螢幕)混合,取決於底層顏色。顏色會被混合,但底層顏色的高光與陰影部分的亮度細節就會被保留。
Soft Light
柔光模式。變暗還是提亮畫面顏色,取決於上層顏色資訊。產生的效果類似於為影像打上一盞散射的聚光燈。如果上層顏色(光源)亮度高於50%灰,則底層會被照亮(變淡)。如果上層顏色(光源)亮度低於50%灰,底層會變暗,就好像被燒焦了似的。
如果直接使用黑色或白色去進行混合的話,能產生明顯的變暗或提亮效應,但是不會讓覆蓋區域產生純黑或純白。
Hard Light
強光模式。正片疊底或螢幕混合底層顏色,取決於上層顏色。產生的效果就好像為影像應用強烈的聚光燈。如果上層顏色(光源)亮度高於50%灰,影像就會被照亮,這時混合方式類似於Screen(螢幕模式)。反之,如果亮度低於50%灰,影像就會變暗,這時混合方式就類似Multiply(正片疊底模式)。此模式能為影像添加陰影。如果用純黑或純白來進行混合,得到的也會是純黑或純白。
Vivid Light
艷光模式。調整對比度以加深或減淡顏色,取決於上層影像的色彩分佈。如果上層顏色(光源)亮度高於50%灰,影像將被降低對比度並且變亮;如果上層顏色(光源)亮度低於50%灰,影像會被提高對比度並且變暗。
Linear Light
線性光模式。如果上層顏色(光源)亮度高於中性灰(50%灰),則使用增加亮度的方法來使畫面變亮,反之用降低亮度的方法來使畫面變暗。
Pin Light
固定光模式。依照上層顏色分佈資訊來取代顏色。如果上層顏色(光源)亮度高於50%灰,比上層顏色暗的像素將會被取代,而較亮的像素則不會改變。如果上層顏色(光源)亮度低於50%灰,比上層顏色亮的像素會被取代,而較暗的像素則不會改變。
Difference
差異模式。根據上下兩邊顏色的亮度分佈,對上下像素的顏色值進行相減處理。例如,用最大值白色來進行Difference運算,會得到反相效果(下層顏色被減去,得到補值),而用黑色的話不發生任何變化(黑色亮度最低,下層顏色減去最小顏色值0,結果和原來一樣)。
Exclusion
排除模式。和Difference類似,但是產生的對比會較低。同樣的,與純白混合得到反相效果,而與純黑混合沒有任何變化。
Hue
色調模式。決定生成顏色的參數包括:底層顏色的明度與飽和度,上層顏色的色調。
Saturation
飽和度模式。決定生成顏色的參數包括:底層顏色的明度與色調,上層顏色的飽和度。以此模式與飽和度為0的顏色混合(灰色)不會產生任何變化。
Color
著色模式。決定生成顏色的參數包括:底層顏色的明度,上層顏色的色調與飽和度。這種模式能保留原有影像的灰階細節。這種模式能用來對黑白或是不飽和的影像上色。
Luminosity
明度模式。決定生成顏色的參數包括:底層顏色的色調與飽和度,上層顏色的明度。此模式產生的效果與Color模式剛好相反,它根據上層顏色的明度分佈來與下層顏色混合。
上面還少了兩個運算模式,就是add加和subtract減。這兩個太簡單,我就不說了。
許多人問通道究竟是什麼。我在這裡回答,通道無非就是一個256級的灰階圖而已。為什麼它能和選區拉上關係?這是因為ps用它來保存選取範圍。怎麼保存?怎麼轉換? ——其實就是灰階的數值對應選區的透明度而已。這是另外一個長話,篇幅所限,我就不說了。
那通道最直觀的灰階印象來自哪裡呢? ——通道面板呀。當你切換到通到面板,看到的就是灰階圖。
那好,理解calculation關鍵的地方來了。 ps裡面講究大一統,什麼都能跟Blend拉上關係。筆刷這些工具有Blend模式,圖層也有Blend模式,那當然頻道也有。為什麼?頻道也是影像嘛!
那這樣子就很容易理解了。假如有這麼一個操作:將通道1和通道2發生Multiply運算,然後產生通道3。怎麼去理解?
-將通道1 和通道2 發生Multiply 運算,然後產生通道3
-將灰階圖1 和灰階圖2 發生Multiply 混合,然後複製成灰階圖3
容易理解吧?實際操作一下?
你可以來試試看,究竟這兩種操作有沒有不同。
下面來一個測試:
1.新建一個灰階文檔,將背景填黑色,用白色羽化邊緣的筆刷胡亂畫幾筆,然後新建一個圖層,又填黑色,再用白色羽化邊緣的筆刷胡亂畫幾筆,這樣我們就得到兩層不同的灰階圖。
2.將上面的圖層改一個混合模式,隨便哪一個,比如,Multiply。現在你看到的效果就是圖層混合產生的。
3.我們要將合併的結果保存下來,該怎麼辦呢? Ctrl+A全選,然後Ctrl+Shift+C,合併複製,再Ctrl+D取消選取範圍,貼上。得到的新圖層就是Blend混合而來的新圖層。點擊圖層眼睛圖標,隱藏之。
4、好,我們回到通道這邊。首先要將兩層不同的灰階圖複製到通到裡面去。隱藏上面的圖層,複製背景,然後到通到面板中去,新建一個alpha1,Ctrl+v,這個灰階圖就貼到通道裡面去了,兩者完全是一樣的。
5.同樣對待另外一張灰階圖,這樣我們就得到了兩個通道,alpha1和alpha2。
6.選擇images-〉calculations(圖像——〉運算),開啟運算對話框,選擇source1(來源通道1)為alpha1,source2(來源通道22)為alpha2,下面的Blending(混合/疊加)選擇剛才使用的模式:Multiply,Result(結果)當然選擇New Channel(新建頻道)。
7.OK看看結果如何。結果得到了一個新的通道alpha3。
8.請比較alpha3和剛生成的灰階圖層,有沒有不同? -答案當然是一樣的。
現在沒這麼抽象了吧。其實還不是那回事。其實我用圖層來做這些操作,也能得到一樣的結果,而且對於效果監控來說,的確是比通道運算要簡單。不過麻煩的就是最後我還得將結果複製到頻道裡才能產生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