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期間搜尋產業發生一件頗有喜劇效果的事,Google指責Bing抄襲Google搜尋結果,Bing當然立即反擊,兩人你來我往,推推搡搡,IT界人士欣然圍觀,為春節增添不少歡樂氣氛。
簡要點說,Google懷疑Bing抄襲自己的某些搜尋結果,人工把「hiybbPRqag」 和「mbzrxpgjys」(只是實驗所用詞的其中兩個)兩個本沒有結果的詞硬安上個不相干的結果,然後讓20個工程師回家用IE搜索,然後點擊這個結果頁面。 IE或Bing工具條將這個資料回傳Bing資料庫,10多天後Bing也在搜尋這兩個字時傳回Google人工安排的同樣結果。
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的童鞋請移步月光博客和谷奧看一下(看,左面兩個大鏈接誘餌…),我就不仔細介紹了,只說幾句與SEO有關的感想。
第一,這個事件確認Bing把用戶點擊數據當作排名因素之一。似乎百度也使用類似數據,這就是所謂百度點擊器的原理。世界範圍與咱們有點關係的搜尋引擎就剩下3個了,Yahoo!已經非英勇犧牲了,這個事件再次提醒我們,點擊器除了可以欺負百度,也可用於Bing。我相信有人已經研發Bing點擊器了…
第二,這個事件也說明為什麼Google在使用使用者點擊和存取資料時非常謹慎。早在2006年我就寫過用戶資料影響搜尋排名的問題,Google考慮這事當然更早得多。現在社群網路和微博這麼流行,可用的用戶資料就更多了。但點擊器什麼的對Google一直不太管用,就是因為雜訊太大,不但可能不準確,還可能根本是誤導。
第三,所有主流搜尋引擎都用用戶存取數據,程度不同,但都用,雖然Google很謹慎,但也在用。 SEOer怎麼辦?當你的網站還沒有排名的時候,怎麼讓搜尋引擎知道(或至少讓搜尋引擎誤以為…)你的網站使用者是喜歡的?答案是到人多的地方宣傳去。所以社會化網絡參與是個無法迴避的方向,這個我2006年也已經寫過。
第三點五,2006年寫的很多東西,現在也還適用,絕大部分SEO方法、技巧、思想過去數年其實沒有本質變化。差異也有,例如2006年時熱門的是書籤、分享之類的應用,現在是微博了– 請關注我的騰訊微博,本博客更新頻率異常低,微博上比較高點。
第四,擁有數據很重要。 Bing反駁的理由之一是:大家都用用戶點擊訪問資料啊。 Google再駁回去的理由是,我是用,但我用的是用戶在Google點擊的數據,我們沒用用戶在Bing的點擊數據啊。其實,你以為Bing不想用用戶在Bing的搜尋、點擊數據啊,但太少啊,很多字沒人在Bing搜,沒數據,只好用Google的了。
暫時沒有第五了。寫部落格確實比寫微博費勁。
作者: Zac@SEO每天一貼 版權屬於:中新網路科技(轉載時必須以連結形式註明作者及原始出處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