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賣鑽石,這種貴重的東西,有人買嗎?美國最大的網路珠寶商「藍色尼羅河」(BlueNile)年收入有3億多美元,而它的價格比傳統珠寶店低30%-40 %,並且沒有庫存。
做電子商務,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做得很成功案例,並沒有我們期待的那麼多,甚至大如亞馬遜、噹噹也只是最近過了盈利的及格線。人們始終繞不開這些問題:我在網上賣什麼東西最好?我如何推廣自己的網店?是不是一定要跟人拼價格,物流和售後服務如何做?
賣什麼:紅海與藍海
儘管「最偉大的網路公司」亞馬遜說白了就是個「賣書」的,但請注意,圖書類相關業務,在亞馬遜現今版圖中只占到其總銷售額的57%.穩健如當,「80 %以上的業務仍在出版物這一塊”,亦打起了書本以外品類的主意,它的目標是“一站式購物網站”———就是把沃爾瑪搬到網上。
這麼說,出版市場就是紅海了嗎?研究報告顯示,出版物市場作為網上零售產業中發展相對最為成熟的細分市場,在現有模式下,很難有新的廠商進入并快速發展。但有人偏不信這個邪,或者說是撞見了真正懂行的貴人,在幾乎被人遺忘的「故紙堆」里淘啊淘,居然淘出來了一個年交易額上億元的「全球最大的××舊書網站」。這個網站有沒有盈利還不得而知,但記者已聽到了多個業內人士對它做出了正面評價,其中還包括另一個“全球最大的××網上書店”高層的好感。
也有從社會心理學著手分析網購市場的,研究結論有如「只要女性網友比例大增,B2C電子商務大潮就會來臨。…2008年女性網友比例從年初的42.8%到年底的47.5%,暴增近5個百分點」。從近年來投資機構的“口味”可見一斑(詳見表格):獲得兩輪或兩輪以上風投的公司或行業,如“紅孩子”、“九鑽網”、“鑽石小鳥”,無不暗合了「小孩和女人的錢最好賺」這句大白話(也是大實話)。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視男性的需求。男性扮演的不僅只是埋單者的角色,甚至有研究顯示「男性消費能力略高於女性」。例如前文提到的“藍色尼羅河”,其消費者85%就是男性。所以,這個網站的設計就圍繞著「讓男人們舒服地選購珠寶」。
那,什麼不適合在網上賣?前台灣新浪高管黃紹麟給出的答案是“可樂和方便麵”,理由很簡單,兩者是“下個樓就能買到的東西”。
沒錢就做電子商務?你錯了
一家服裝直銷品牌PPG曾將「四兩撥千斤」的神話發揮到極致:無服裝廠、無實體店鋪、無倉儲設備。其當家人「跑路事件」發生後,人們才猛地想起來,其實這家最「輕」的服裝企業曾經還是「有錢人」———連續三年獲得了近3億元人民幣的風險融資。
我們訪問了數位業內人士,他們也有個相似的觀點:電子商務的成本並不低廉。
例如PPG,根據公開媒體報道,就是把大部分融資砸到了廣告行銷上。而另一家前「輕公司」VANCL,有了PPG的前車之鑑,從設計和物流兩端精細化管理,開拓多條生產線做大規模,力圖撇清「輕」基因。但它的CEO陳年也表示:少不了要多花錢。
而像當當、淘寶對於產業鏈上游是“價格殺手”,本身卻並非省油的燈:首先需要一個規模的支撐,而客戶的培育並非一朝一夕,所以前期必然經歷一段漫長的燒錢過程。
價格戰是「華山一條道」?
為什麼上網買東西?十有八九的人會回答:因為便宜。
但長期研究電子商務的黃紹麟告訴我們:對於經營B2C電子商務網站的人來說,最害怕的卻是網友透過各種管道做價格比較。因為「在實體世界裡,想要在眾多百貨公司專櫃或店面之間做同一商品的價格比較必須付出很高成本,然而價格比較在網路上卻是彈指可以完成的事情,這讓B2C網站落入了無止盡的殺價競爭惡夢中」。
他舉了個例子,正因為這些因素,導致台灣的B2C網站例如PCHome或興期購物規模越做越大(兩者2008年營業額均超過14億人民幣),其餘在網上賣3C電腦商品的中小型購物網站越活越辛苦。因為大型B2C購物網站其進貨成本一定比中小型網站還低,也就更有本事可以壓低售價。換個說法,如果京東商城越做越大,未來一定會擠壓到淘寶上的電腦賣家。
當然,價格競爭並非不能做,但價格競爭有下列問題:一、最便宜的永遠只有一家,這絕對是個紅海;二、做到最便宜的,那必然表示它在採購商品時是大批量大規模採購,才能壓低進貨成本,也才能反映在終端售價上的低價。
因此,必須是具有大資本的企業才能做。
幾個模仿秀對象
窮人家沒有其他出路了嗎?但畢竟大如亞馬遜、小如草根小店都開始盈利了,所以情況並也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糕。
亞馬遜為了吸引讀者的興趣,曾推出“連鎖創作大獎賽”,邀請小說家寫懸案故事的開頭和結尾,其餘部分由讀者來完成。每天從參賽制中選出一名贏家,並給予1000美元的獎金。不僅引起大量讀者的興趣,也引起全球媒體的注意。 ———這是留住客戶的第一步。
來自台灣的網店“PG美人網”,專門經營女人背包,它追求的是“一流的設計、三流的價格”。其在「淘寶網」的網店顯示,一個女式背包的價格多在50元以下,甚至有29元的。想起了它的模仿對象嗎?對,就是Zara.———這個案例特別奉獻給受金融危機衝擊的加工廠和外貿中小企業主們。
而VANCL自建物流,除了上述控制風險的考量外,據說能夠直接為公司帶來現金流。 ———不過有待時日罷了。
對於傳統企業轉型做電子商務的,我們也鬥膽推薦李寧的E化故事。 「李寧」是國內較早使用電子商務的企業。對於網路上銷售「李寧」產品的商家和個人,李寧採取「收編」的策略。一方面,它與噹噹網、卓越網這樣的電子商務網站達成協議,授權他們銷售自己的產品;另一方面,對於個人網店,李寧雖沒有與之簽訂正式的授權協議,但通過供貨、產品服務以及培訓的優惠條件,將其收歸麾下,目前已有400餘家個人網店納入了李寧的管理系統。
隨著網路的發展,以及使用者消費習慣的養成,電子商務將來也許會越來越壯大,如果玩轉了它,不論是尋求新突破的傳統企業,還是那些雄心勃勃的創業者,都能找到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