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家網路店舖的投入雖然很少,但是對於創業者來說,「如何壓縮成本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才是最關鍵的。如果貨轉了幾手了,錢就都被中間商賺去了,因此,要獲得較大的利潤顯然必須從進貨價格上來控製成本。
根據資深網路賣家傳授經驗,創業者要找到合適的貨源,首先要密切注意市場變化,充分利用商品打折找到價格低廉的貨源。就拿賣否上開網店的來說上銷售非常火的名牌衣物來說,賣家們常常在換季時或在特賣場里淘到款式品質上乘的品牌服飾,再轉手在網上賣掉,利用地域或時空差價獲得足夠的利潤。
外貿產品也是業主應該關注的目標。如果有熟識的外貿廠商,可以直接從工廠拿貨。在外貿訂單剩餘產品中有不少好東西,這部分商品大多只有1—3件,款式常常是明年或現在最流行的,而價格只有商場的4—7折,很有市場。
國外的世界一線品牌在換季或節日前夕,價格非常便宜。如果賣家在國外有親戚或朋友,可請他們幫忙,拿到誘人的折扣在網上銷售,即使售價是傳統商場的4至7折,也還有10%至40%的利潤空間。有些品牌商的庫存積壓很多,有些商家乾脆把庫存全部賣給專職網路銷售賣家。如果你有足夠的砍價本領,能以低廉的價格把他們手中的庫存吃下來,定能獲得豐厚的利潤。最後還有一個最簡單方便的方法──吃批發。一定要多跑地區性的批發市場,不但熟悉行情,還可以拿到很便宜的批發價格。不過業主需要分清零售兼批發、批發兼零售及直銷三類不同市場。
區別零售兼批發和批發兼零售,很容易。拿服裝來舉個例:零售兼批發的市場,是允許試穿衣服的;而批發兼零售的地方是不允許試穿衣服的。價格當然是批發兼零售的地方便宜。如果所有的東西都是打包賣,不接受零售,那多半是直銷,你給多少錢都不零售的。這裡講求的是量,價格最低。 找到貨源後,可先進少量的貨試賣一下,如銷量好再考慮增大進貨量。很開網店者們,有些賣家和供貨商關係很好,往往是商品賣出後才去進貨,這樣既不會佔資金又不會造成商品的積壓。
原文出自:http://bbs.seuuo.com/html/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