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家健康體檢
常經過位於上海肇家浜路上的均瑤大廈,每次經過的時候,不由自主的想起年僅38歲,就英年早逝的民營企業家王均瑤先生。王均瑤先生之死不是孤例,而是一個現象,如,青島啤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彭作義壯年而死,台灣英業達副董事長溫世仁因腦中風突然去世,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邁因心臟驟停突然辭世……這些在商場上叱吒風雲,縱橫捭閔的實業界精英,沒有輸給競爭對手,卻輸在了自己手裡。這反映出中國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在精神和體力上普遍的過勞狀態。
問題:企業家為什麼直到身體「垮掉」了才發現已經病入膏肓?
首先,企業家沒有把自己的健康當作事業一樣來經營,沒有體認到確保企業家健康本身也是企業策略目標之一。正因為意識不到位,企業家身先士卒,全身心的投入在事業之中,往往就忽略了身體健康。
其次,創業家沒有找到壓力分解與傳遞的路徑與方法。由於壓力沒能有效分解與傳遞,因此都積壓在企業家身上,長此以往很容易積勞成疾。如果透過建立規範的企業管理機制和管理體系,透過責、權、利的有效分配,將壓力分解到各個部門、各個崗位,依靠團隊的力量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企業家在精神和體力上也不至於長期處於過勞狀態。
此外,企業家缺乏健康管理。健康體檢早已成為國內外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即透過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動態監測身體健康狀態。絕大多數疾病都可以透過健康體檢及早發現,以便及時採取預防和治療的措施。許多企業家天天在事業上忙得不亦樂乎,卻捨不得花幾個小時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健康管理極度缺乏。
二、企業管理診斷
依照正常的邏輯,連自己身體都不顧、全心投入事業的企業家,必定非常重視苦心經營的企業的健康程度。事實並非如此。相當一部分企業家並不重視企業的健康狀況。這也是許多企業在金融危機下不堪一擊,瞬間「垮」掉的重要原因。
問題:為什麼直到企業「垮」掉了才發現如此弱不禁風?
首先,機會導向的策略促使企業上下集中精力捕捉市場機會,忽略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累積與構建,忽略企業管理基礎的持續優化與改善。例如,在經濟穩定成長的時候,決策者大多將精力投入生產管理和行銷中,對制定企業中長期發展策略、建構基於顧客導向的流程體系、建立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體係等短期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事情投入很少的精力,甚至漠不關心。在部分軟環境較差的地區,企業決策者將大部分精力用於「跑工商」、「跑稅務」、「跑專案」上,很少花心思推動內部管理優化。當外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時,企業由於缺乏抵抗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率先被淘汰出局。
其次,經驗主義滋生的自我膨脹導致不少創業家對企業存在的障礙視而不見。企業家大多都是行銷高手、技術骨幹、實干家,不管是一路順風順水,還是一路跌跌撞撞,畢竟把企業做起來了,而且做得很成功。在成功的光環下,企業家很容易相信曾經的那一套管理辦法很實用,曾經的經驗不可挑戰,因而對經驗之外的東西有一種抵觸心理。企業在自我滿足中逐漸喪失了持續優化管理的動力和熱情。
此外,企業缺乏有效監測企業健康程度的方法。有些企業家認識到企業存在某方面的問題,但是究竟是什麼問題,並不能清晰的定義出來;有些企業家明確企業存在什麼問題,但對問題的根源很模糊;更多的情況是,企業家明確企業有什麼問題,也知道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卻難以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或沒有合適的人輔助制定和實施解決方案。其實,要解決這些問題並不是難事,國內外先進企業通常採用引入第三方企業管理診斷的辦法動態的監測企業健康程度,就像透過健康體檢動態監測企業家身體健康狀態一樣。
三、成長型企業管理診斷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已成為國家經濟的主力軍,在整個經濟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中一些企業利用自身的技術、市場、人才或資源迅速佔領市場,不斷發展壯大,這些企業面臨良好的發展前景,我們把它們界定為成長型企業。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這些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面臨一系列的困難和瓶頸:管理轉型和管理標準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結合大量的管理診斷實務經驗,上海嵐頂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研究發現,成長型企業在轉型和管理規範化的過程中,普遍具有這樣一些特點:
(1)人治色彩濃厚:創辦人對企業的影響非常大,甚至是企業的一面旗幟,因而創辦人管理代表著企業管理,這是一種人治的企業,隨著規模擴張,市場拓展,成功經驗難以複製,亟需人治向法治的轉變。
(2)人力資源不規範:創業元老和創辦人有著良好的人脈關係,包括同鄉、發小、同學、鄰居等等,依靠的是信任和感情,談不上人力資源管理,沒有績效考核和薪酬體系,或者很簡單,需要全面建構。
(3)執行力開始變弱:成功的喜悅淡化了公司的管理,並且隨著異地管理、規模管理的需求增加,人員增加,執行力成為一大問題。
(4)凝聚力開始下降:企業總覺得不如創業時期,大家心齊勁足,隨著人員增加與公司擴張,反而沒有了心勁,凝聚力下降。
(5)公司管控難度加大:公司管控能力明顯不足,包括人事、財務、採購、銷售等等,常常是一管就死(累),一放就亂。
企業是一個有機體,在其生存和發展過程中,伴隨著內外環境因素的變化,原本健康充滿活力的企業優勢可能會產生問題,陷入困境。如果不及時有效的“診治”,任其拖延下去,後果不堪設想。因此,管理者一旦發現問題,就應立刻採取措施,透過調查研究,針對問題的癥結,提出相應的治理方法,以確保企業健康持續地發展。許多國際知名大企業定期會邀請管理顧問公司進行管理診斷,挖掘現有的管理問題,提升管理能力,提升經營管理與獲利能力。近年來,國內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也透過管理診斷加強組織保健。
成長型企業可以藉鏡國內外領導企業的做法,定期聘請管理顧問公司對企業進行管理診斷,及時發掘企業轉型和內部管理存在的問題,並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
一次全面管理診斷的內容包括企業策略審計、企業文化系統診斷、組織管控系統診斷、流程管理系統診斷、行銷管理系統診斷、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診斷、財務管理系統診斷、全面風險管理系統診斷等。成長型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選擇全面診斷或專案診斷。
一次完整的企業管理診斷包括診斷立項、深入研究、研究分析、問題提出與分析、編製診斷報告書、診斷解決方案實施等環節。在診斷各環節中主要用到實地觀察法、面談法、問卷法、統計分析法、圖像描繪法、腦力激盪法等診斷方法及工具。嚴謹的操作流程和先進診斷方法的完美結合,確保管理診斷準確的掌握核心問題、正確的製定管理改進策略。
總之,任何企業家的成長和企業的發展都有著特徵鮮明的一個生命週期。由於內部和外部環境的變化,使得企業家成長和企業發展都必然經歷一個從成長到衰弱的過程、階段和週期。健康診斷可以幫助企業家監測身體機能的健康狀態,及時預防和治療,避免直到身體「垮」了才發現原來生命如此脆弱的悲劇。而企業管理診斷則有助於決策者動態的監測組織的健康程度,及時發現問題,並制定適用的解決方案,有針對性的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避免直到企業「垮」了才發現原來企業如此弱不禁風的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