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喜歡做的產品,是突顯「內容、互動與使用者關係」的產品,比如說,社群。
社群有兩種,以公共版面為資訊節點,例如論壇;或以個人空間為資訊節點,如豆瓣。我青睞的自然是後者,因為在產品設計上的發揮空間比較大。相較起來,論壇就像阿米巴原蟲一樣單調而缺乏個性。
但我一直沒做出成功的社區,連讓人「眼前一亮」都沒做到。其中主觀客觀的原因,解釋起來好像祥林嫂。所以不談過去,只談將來。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怎樣才會喜歡上,並願意在新發現的社群中留下來呢?草草總結,共有三大步流程。
第一步:建立印象
這個第一印象,往虛裡說,分為四點:秩序、氣質、資源與創新。
秩序的意思是「基本的內容與互動品質」。再具體講,大部分社區都有自己的公共瀏覽區,聚合各種UGC內容。而用戶的良莠不齊是必然的。怎樣過濾掉劣質的內容,突顯優質的內容?怎樣建立可信任的使用者等級(如果有必要設定使用者等級)?怎麼處理好社群內部的矛盾?這些工作屬於秩序的維護,是社區形象的基礎。
但僅僅有秩序是不夠的,秩序只是底層建築,產品的魅力更體現在氣質與資源上。氣質的意思是“內容與社區散發出來的氣味相投的吸引力”,比如一張精緻又熱鬧的首頁,比如一系列專業又權威的資料庫,比如一欄極其靠譜的用戶排行,如此等等。透過對內容與使用者的華麗麗的聚合,展現出品質感與某種氣味,吸引目標受眾。
作為傳統方式,聚合展示主要靠首頁,或主要的內容欄來呈現。但這麼搞容易在形式上同質化,不容易一目了然地體現出個性來,對新用戶來說特點不夠鮮明。為此我做了一些嘗試,用簡潔的單頁欄位來建立品牌形象。例如每日專題,每天一個專題;攝影人物誌,每天推一個使用者;交作業,每週推一期作業主題;攝影師專訪,每週推一期專訪,等等。注重形式感的單頁(或簡潔的列表頁)在經過概念包裝後,增強了資訊的到達效果,目前口碑還不錯。
到明年春節前後,營運驅動的欄位會有7個,演算法驅動的有5個,用豐富的欄位群來營造產品氣質,給新用戶留下一份與眾不同的,直覺的好印象。
比氣質更重要的是資源,也就是「對使用者有幫助的某些東西」。最典型的就是新浪微博的名人資源,無敵於天下。女人社群需要化妝品試用,遊戲社群需要試玩帳號發放,美空社群需要商業交易機會,攝影社群需要外拍組織、模特兒推薦、器材導購、二手交易。資源來自於經營方的背景,你有什麼背景資源,就適合做什麼樣的社區。
之前我們內部有一個爭議,到底是注重「氣質」還是「資源」?爭得很厲害。一方提出,應該以外拍組織與模特兒推薦為營運突破點,理由是使用者很需要這些東西。而我認為用戶有需求不假,但公司並沒有取得資源的背景優勢,地區性的操作週期長風險大,遂下決心從「欄位」上進行突破。畢竟內容工作是我的老本行,起碼有管理優勢。
由此可見,除了作為基礎的秩序之外,氣質與資源在初期恐難兩全,揚長避短就好了。
最後一點是“創新”,即產品使用中感受到的設計創新。我對下一版攝影社群的口號是:框架保守,細節創新。保守的框架降低了使用者學習成本,但做人不能太騰訊,在小功能小模組小細節上總得有點新意。別緻的設計會提高品牌識別性,讓使用者覺得你從內容到產品都有過人之處,他會更願意多花一些耐心去體驗這個社區,融入這個社區。
當然,為創新而創新也很無聊。
第二步:建立關係
如果有好的第一印象,很容易說服用戶開通空間,接下來該建立初步的社群關係。我在《雜念1017》中談到過這主題,整個三季我都在考慮這事兒:如何幫助用戶找到可靠的朋友,並且降低他去了解對方的流程成本?
這事兒難辦。使用者配對的前提是豐富、有效的使用者標籤,依賴各種維度的屬性標籤,例如性別年齡星座城市公司,例如ip識別,例如興趣愛好,例如發表內容的性質,例如專業水平,例如社區活躍度,例如好友關係等等。而這些標籤大多是搭建整個社群架構時預設好的,前期如果沒規劃上,後期也硬塞不進去,那就得搞複雜的語意辨識與數值演算法。
最近看到兩則Twitter新聞。首先講它更改了導航欄上的“People”入口,整合好友推薦與內容推薦;其次Williams曝料說,每個Twitter用戶都有秘密的“聲譽指數”,與用戶匹配自然頗有淵源。但是人Twitter和Amazon一樣,請了一票數學博士來折騰篩選規則,你行不行嘛?
如果配對不準,使用者通常還有兩個管道建立關係。
1.自己先發一點可靠的內容,再到處去關注別人,對方可能因為好奇過來回訪一下,覺得人不錯,就反關注你。
2.在公共瀏覽區有活躍的表現,吸引別人注意。前提是系統允許新使用者發布的內容進入公共區域,而公共區域亦有不斐的流量。
其中前者比較可靠一點。
說說我的做法。在建構架構的時候,就預留了多種使用者標籤。從部落格讀取性別/年齡/城市,在開通空間時填寫拍攝偏好和器材;發表作品時必須填寫拍攝城市與類別,可選填寫拍攝器材(或從exif自動提取);然後對過往作品進行掃描,精確標記拍攝偏好;此外還由演算法篩選配合營運審核,賦予使用者等級。這麼多的標籤,足夠匹配出與你偏好相同,或同城的,水平中等以上的活躍用戶。
在個人中心,有兩個入口突出的頁面,一個按相同的拍攝偏好推薦好友,另一個按同城來推薦;公共頁面還有個展示全部高級拍客的欄目。進入後不僅顯示基本的個人資料,同時按照特殊演算法顯示每個人的4組作品封面(優先顯示與自己偏好相同的作品),一目了然地了解對方,提高點擊查看的命中率。
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犧牲一點流程與架構上的輕巧,但我覺得,值。既然選擇了組圖形式,攝影社群就肯定不是以輕巧為賣點的產品,重心不在於互動過程,而是最終實現的內容效果。這是一個設計方向性的選擇。
第三步:獲得回報
經過第一、二步,帶著好印象加入社區,並關注了若干好友的新用戶,躍躍欲試,到了最重要的發表時間。他會收穫什麼?這是社區能否吸收他的最後一個關卡。
這個命題在理論上沒什麼好分析的,發表內容的點擊越多,評論越多,評論品質越高,當然效果也就越好。但對於一個孤家寡人的新用戶,即便他是高級拍客,又怎能在初來乍到時受許多人關注呢?
對此老大難,最時髦的解決方法是社交帳號綁定,例如Instagram就一口氣連綁了Twitter、Flickr、Facebook、Tumblr、FourSquare,讓訊息在你成熟的關係網絡裡得到回應。而國內雖然也可以綁定人人、開心、新浪微博,但還沒大面積流行起來。國內的社群網路畢竟不比番邦那麼發達,用戶都是轉帖帝,原創內容很容易被淹沒。再說國內的群組也不像樣,大概只有豆瓣和時光好些,很難用小粒度的公共瀏覽區來消化問題(大區的管理難度高,資訊刷新快,社群氛圍也不夠友善)。
那怎麼辦?我還有幾招。第一是新增資訊瀏覽的維度。在個人中心,使用者可以按拍攝偏好,拍攝城市,拍攝器材訂閱作品,分開三個入口。這三個維度也有對應的公共瀏覽區,依分類查看。如此可以增加資訊的曝光機會,帶來更多的交流話題,例如「咦,這組圖居然是在杭州拍的,不錯不錯」。
第二,新用戶的前5組圖是營運人員必審的,經過審核後才能進入公共瀏覽區。 5組以後,用戶升到3級,再發圖就免審核了。那麼一個可靠的新用戶發了可靠的圖,多半會被營運人員設為“拍得好”,至少在前5組圖得到推薦機會。 3級以後則在個人化的好友推薦系統裡出現。
第三,強力引導使用者參與每週一期的「交作業」活動,可靠的新用戶有可能被一起交作業的同學注意到。
其中第二、三招在社區中後期可能會失效,但前期肯定是管用的。而在中後期,相信動態流通網絡已經非常完善了,藉由社會化推薦動態,應該可以增強每一組優質作品的傳播效果,前提是有著合理的社會化推薦互動設計。所謂合理的意思是,設計從內容特性與點擊回饋出發,符合用戶的本能反應,“忍不住就想去點一下”,而不是硬生生甩個“分享”“推薦”“讚”掛在內容下面。
此外,繫出同門的天然優勢,也利於社群作品作為Widget被嵌入到自己的部落格裡,帶來一些額外的流量。
按照以上的沙盤,經過一二三步,我猜,就能順利地得到一個社群新用戶。但你去相簿一看,操,怎麼不是這回事。別驚奇,我正在動手幹,春節前會發布一個60%完成度的測試版。
四年來,我對經手的大部分產品都是想得多,做得少,大團大團的構思爛在肚子裡。不必解釋,嘴角露出自嘲的笑意。
作者:純銀
作者部落格: http://firecacada.blog.163.com/blog/static/707437620101120183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