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行銷人員常將社群行銷與Facebook劃上等號,殊不知它雖然神通廣大,卻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目的行銷活動,例如要將流量導至網站的話,Digg和個人化網頁推薦引擎StumbleUpon可能就更適合,Mashable因此根據不同目地整理了以下的建議,給有志進行網路行銷的用戶參考。
客戶溝通
Facebook:
是目前最主要且開放的溝通入口,企業想要引導社群互動都要經由它。 不論正面或負面,公司都可運用它來將訊息傳播出去並接收客戶回饋。
Twitter:
絕佳推送式(outbound,意指自行尋找客戶)傳播訊息工具,而其集客式(inbound,著重在讓自己被客戶發現)的客戶溝通不但快速且切中要點,還能簡易地監控並管理對話。
Youtube:
不論是娛樂用途或告知資訊,影片都是極具威力的管道,可快速回應客戶的抱怨,並顯示企業是社群媒體通,更是在危機發生時,修補名聲的最佳管道。
Tumblr:
用戶數與日俱增以及其問答的能力,都使它成為客戶溝通方面的潛力股,只要它的指數成長持續,遲早會與Twitter競爭成為第二大溝通工具。
品牌曝光
Facebook:
將頁面當成人物一樣來運用,便可讓企業在其他相關頁面上定位自己的品牌,例如Starbucks就可以在其他的咖啡愛好者頁面上發表。
Twitter:
有效的品牌曝光不是來自企業自己的訊息,其他用戶的相關評論才真正具影響力,藉而由回推及互動,可比在其他社群網站上做到更多的品牌曝光。
LinkedIn:
是打造個人品牌以及展現組織專業能力的絕佳工具,所以快鼓勵員工在上面建立完整的個人檔案,來展示你的可信賴團隊吧。
Youtube:
當人們搜尋你的公司時,在這上面的品牌重要性僅次於Facebook,因此要確保YouTube上的訊息頻繁且與公司形像一致。
Digg:
品牌有機會在上面得到大量曝光,特別是經由張貼公司相關的最有趣故事。 Digg是探索內容的途徑,在上面經營得好的品牌,在其他地方一定也能混得很好。
Tumblr:
簡潔的平台加上極致的分享內容能力,使其成為可行的品牌工具。 Y世代人類正轉移陣地到此分享意見,因此如果他們是你的重要目標人口,那一定要確保你在Tumblr上有強烈的存在感。
將流量導至網站
Digg:
即使流量有所減少,它仍然是最一致的病毒流量世代網站,可將數以萬計的訪客導引至單篇佈告。
個性化網頁推薦引擎StumbleUpon:
相當於流量大滿貫的社群媒體,雖然不常發生,但一旦觸發了成效就很驚人,因此要確保在上面等著被發現的內容足夠多樣化,因為你不會知道何時需要從StumbleUpon上獲得數百萬的訪客數。
搜尋引擎優化
Flickr:大幅度地被搜尋引擎編入索引,並傳開連結及網頁排名,而且它也是Google和Bing社群搜尋的主要部分,被越多人喜歡的照片,在朋友的搜尋中就越容易被看到。
Youtube:
非常適合用來建立連回官網的連結,因為影片在搜尋引擎中的排序很前面。 YouTube頻道是經過考證,能將一些很好的曝光及搜尋引擎優化送回品牌的絕佳管道。
Digg:
即使企業的故事沒有變得熱門,它也能很快地讓你的頁面被編入索引,而如果幸運地故事被炒熱,Digg可能是讓部落客注意到並連結至你的最佳網站。
StumbleUpon:
企業故事如果能在它的標記中出現在第一頁將會很棒。 由於StumbleUpon的廣大用戶數,許多人將會找到你的故事並連結至此,而即使只是為了滿足虛榮心的搜尋,你的個人檔案頁面排名也會很好。
Tumblr:
其博客的本質,對於建立連結來說有相當高的潛力,它本身在搜尋引擎中的排名也相當好。
裡面所​​推薦的社群媒體主要是針對美國的情況,因此當然無法全盤依樣畫葫蘆,不過挑選的​​邏輯倒是可以做為參考,這樣一來不論是到了哪個國家,都能做出明確的選擇。
文章來源: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