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產業加速集聚
●青島立足建設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將人工智慧列入全市重點佈局的新興產業之一
●其中,嶗山區將人工智慧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打造了佔地近3000畝的青島市人工智慧產業園區;西海岸新區形成了以極視角、以薩技術為代表的一批重點企業;青島日前發佈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打造國內重要的人形機器人研發製造應用基地;國內人形機器人頭部企業樂聚機器人如今正依托青島豐富的應用場景和行業資源快速啟動各項工作
引育AI人才賦能產業發展
●青島堅持將人才引育及產業發展系統規劃、一體推進
●「走出去」推介,在更廣闊的舞台上展示青島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情況,緊密圍繞人工智慧等關鍵產業鏈,靶向引才、精準聚才、政策留才;「引進」體驗,讓更多優秀人才走進青島,實地感受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氛圍;同時依托高校院所培養一批滿足人工智慧產業需求的專項人才,透過大賽、實訓、定向培養等多種靈活方式,共同培養人工智慧工程和應用型人才
「2025年校招正式啟動,軟硬體開發、演算法、資料治理等職位招募中,歡迎推薦優秀學子」「演算法研發、數位內容、軟體研發職缺錄取率極高,歡迎同學積極投遞」…「校招季」來臨,青島企業的“朋友圈”隨之熱鬧起來,不少企業“隔空喊話”,爭奪優秀畢業生人才,人工智能產業相關人才頗為“吃香”。
隨著大模型、生成式AI應用等快速發展,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缺口逐漸顯現。第三方機構艾媒諮詢先前發表的《2024年中國企業智慧化發展人才需求研究》結果顯示,高達91.3%的受訪企業面臨人工智慧人才缺乏的問題。青島也不例外,在一些第三方招募平台上,多家青島企業常態化招募大模型工程師、演算法工程師等人工智慧產業領域的高階人才。
產業加速集聚,企業“求賢若渴”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慧已然成為區域競逐的重要賽道。近年來,青島立足於建設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將人工智慧列入全市重點佈局的新興產業之一,並取得了豐碩成果。
其中,嶗山區將人工智慧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打造了一個佔地近3000畝的青島市人工智慧產業園區。目前,這裡已匯聚歌爾微電子、中科曙光等「鏈主」企業,以及優必選、標貝科技、中科星圖等280餘家優質人工智慧企業,形成了從晶片研發、高性能計算到工業高端軟體服務等各環節的完整創新鏈、價值鏈和產業鏈。 2023年,嶗山區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達280億元,2024年可望達350億元。西海岸新區同樣透過突顯產業生態搭建,持續推動產業鏈與產業加速融合,形成了以極視角、以薩技術為代表的一批重點企業。其中,以薩技術自主研發了多維AI融合演算法與雷霆高速分析資料庫兩大核心技術,率先打造國內首款面向公共安全、智慧交通等領域的專業級垂域大模型。目前,西岸新區已有21個計畫獲評山東省「現代優勢產業群聚+人工智慧」試點示範。
產業加速集聚的同時,青島對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用「求賢若渴」來形容一些企業對高階人工智慧人才的需求並不為過。
坐落於青島市人工智慧產業園區的自然語意(青島)科技有限公司,聚焦自然語言處理此人工智慧領域重點方向,持續攻關核心技術,由其打造的Euler大模型支援離網環境下的推理與微調,可提供專屬、私密的AI賦能服務。目前,公司正聯合行業頭部企業,準備推出Euler大模型訓推一體機以及符合信創的大模型伺服器。 「人才是公司發展的核心資源,除行政、人事、財務等職位外,公司人工智慧相關崗位人員佔比達70%以上,我們還在長期招聘演算法模型與數據處理領域的高層人才。」公司共同創辦人孫雁群表示,身邊不少人工智慧企業都面臨演算法模型與資料處理領域高階人才招募困難的問題,尤其是一些有相關經驗、能帶領團隊完成開發的高階人才。
「公司人工智慧職位佔比超過80%,其中大模型演算法工程師、影像演算法工程師等核心職位常態化招人。」主營人工智慧電腦視覺演算法的山東極視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先生坦言,人工智慧屬於高度知識密集型產業,對從業者要求較高,不久前他們剛剛參加了在西海岸新區舉辦的第十一屆“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島行”活動,對接了一批“專業配對」的博士人才。
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慧在物理空間的重要體現和關鍵裝備。日前,青島市工業與資訊化局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青島市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畫(2024—2027年)》,提出將以人形機器人整機與關鍵部組件產品研發為主線,以特定產業典型場景應用為特色,打造國內重要的人形機器人研發製造應用基地。身為國內人形機器人頭企業,樂聚機器人8月初在青島市人工智慧產業園註冊了樂聚智家(青島)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如今正依托青島豐富的應用場景和產業資源快速啟動各項工作。 「強化學習運動控制工程師、機器人模仿學習工程師等人工智慧相關職位,都是人形機器人企業所需的人才,我們近期也啟動了相關職位人員的招募工作,歡迎人工智慧產業優秀人才加盟。」公司相關負責人梁佳說。
發力人才引育,賦能產業發展
「人工智慧產業的長遠發展,離不開高階人才的支撐。我們企業在各顯其能招募優秀人工智慧人才的同時,也希望青島市持續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吸引外部人才落戶,進一步增強在地企業的研發能力。
青島堅持將人才引育和產業發展系統規劃、一體推進,目前正在進行的系列工作,與相關企業的需求不謀而合——
「走出去」推介,在更廣闊的舞台上展示青島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 9月19日至20日,嶗山區在北京舉辦2024年招才引智城市行活動,緊密圍繞人工智慧等關鍵產業鏈,透過標靶引才、精準聚才、政策留才,實現產業發展與人才集聚的深度融合與互促共進。活動以城市推介會為引領,同步舉辦博士專場對接沙龍、專場校園引才等,吸引了來自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20餘所北京高校的3000餘名畢業生參與,共收取履歷2000餘份,達成初步就業意向200人,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高層次人才佔比較高。
「引進」體驗,讓更多優秀人才走進青島,實地感受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氛圍。以8月29日啟幕的第十一屆「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島行」活動為例,該活動共吸引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00餘所國內外重點知名高校的近千名博士生參會,其中不乏人工智慧產業人才。 「相較於宣傳冊或網路搜索,這種實地探訪能夠更直觀地向我們展示企業的優勢所在和人才培育模式。」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光學專業博士三年級學生陳夢雯參加了山東極視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修營。透過這次博士行體驗,陳夢雯對青島人工智慧的產業發展前景、未來就業機會越清晰。
同時,依托高校院所培養一批滿足人工智慧產業需求的專項人才。例如,嶗山區在招才引智城市行期間,分別與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簽署了招才引智合作協議,為人才深度融合發展奠定了基礎;西海岸新區則支持極視角與中國石油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大學共同建立人才實務基地,以大賽、實訓等多種彈性方式,共同培養人工智慧工程和應用型人才。還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結合企業實際需求,透過舉辦相關人才培育活動,定向培養一群實務能力強、創新能力突顯的人工智慧人才。其中,青島產研院以人工智慧的重要分支——機器視覺為抓手,已開展4期卓越工程師特訓營活動,累計培養近百名學員,目前,第五期活動正在進行中,第六期活動也已啟動招生。
讓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不斷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和服務模式的青島,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優勢,吸引越來越多人工智能領域的高層次人才來這裡創新創業,進而賦能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