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2024人工智慧產業CEO大會暨人工智慧賦能新型工業化供需對接活動在成都舉行。會上重磅發表了《成都市人工智慧產業地標》《成都市人工智慧生態企業榜(2024)》《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慧百大產品》三大榜單,多元展現成都人工智慧產業蓬勃發展的活力圖景,勾勒出成都「花開滿園」的嶄新格局,為深入實施「立園滿園」行動、助力人工智慧產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活動由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主辦,雨前顧問承辦。
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黨組書記趙春淦在會上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成都人工智慧產業規模突破800億元,年成長超35%,今年可望成為新的千億級產業,發展態勢蓬勃,成都已成為人工智慧賦能新型工業化的理想實踐地。
現場發佈人工智慧三大榜單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成都市人工智慧產業地標從基礎建設、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園區營運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並排名,遴選出3類(產業聚集型、技術創新型和應用賦能型)10個產業規模優勢明顯、技術創新能力突出、智慧技術深度賦能的人工智慧產業地標。
人工智慧產業聚集地標包含AI創新中心、西部智谷、電子科技大學科技園區(天府園)、新華之星AI大廈,共聚集人工智慧企業295家,總產值規模超700億元;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地標包含成都科創生態島、四川智慧感算晶片與系統技術創新中心、成都積體電路設計創新中心、成都經開科技產業孵化園,共孵化人工智慧企業258家,園區平均研發投入強度達65%;人工智慧應用賦能型地標包含成都醫學城三醫創新中心(四期)、CEC784萬谷智慧產業園區。共建成5個面向垂直產業的大模型應用場景,打造出4個高能階公共服務平台。
成都市人工智慧生態企業榜(2024)則是從創新能力、創新應用、品牌效力、資本熱度、人才吸引五個維度,採取指標評估與專家評分相結合的方式,對參選的成都市人工智慧企業進行綜合評分。最後選出綜合實力榜、特色先鋒榜、應用創新榜三大類型榜單,旨在挖掘成都市人工智慧優質企業。
綜合實力榜旨在挖掘展現出較強綜合實力與前瞻視野的企業,評選將從候選單位的創新能力、創新應用、品牌效力、資本熱度和人才吸引力五個維度進行綜合考量;特色先鋒榜旨在挖掘在人工智慧領域展現出獨特能力的企業,下設創新能力、品牌效力、資本熱度及人才吸引四大子榜單;應用創新榜重點關注將AI技術深度融合於傳統產業之中,如人工智慧+智慧生產(智慧製造、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人工智慧+美好生活(教育、醫療、文娛等)、人工智慧+智慧城市(交通、安防、監管等)等企業應用,挖掘透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應用創新,實現產業升級、流程最佳化、效率提升及價值創造的人工智慧應用企業。
深化供需對接,促進產業合作
據悉,大會設置了智慧化解決方案路演環節,來自機械裝備、生物醫藥、家居三大領域的企業院所代表分享了豐富的創新實踐。羚羊工業互聯網展示了工業大模型助力企業轉型的最新成果,航空工業集團和東方電氣分享了智慧製造的創新應用;成都先導、盛世君聯、星雲基因展現了AI驅動藥物研發的前沿探索;長虹智慧家居和德能森則帶來了智慧家庭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展示了AI在服務機器人和節能減碳等方面的實踐應用。
在數位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人工智慧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已成為推動新型工業化的關鍵。促進供需對接、加強產業合作,不僅能加速技術創新向新質生產力轉化,還能有效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為此,大會特別設置了供需對接專區和創新產品展示區,展示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和城市機會清單。中電九天、卡諾普、科大訊飛等機械裝備企業,盛世君聯、先導、博恩思等生物醫藥企業,以及百微電子、德能森等智慧家居企業悉數亮相,展示了人工智慧賦能傳統產業的創新成果。參會的政府代表、企業家、投資者和人才進行了面對面交流洽談,探討合作模式、共同尋求發展機會。具有創新性、互動性和體驗性的人工智慧產品也在現場進行展示,為與會者提供了直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