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萬名文藝界人士聯署警告AI公司:對創作者生計造成重大、不公威脅
作者:Eve Cole
更新時間:2025-01-22 15:12:01
10月22日,全球超過10,500名創意產業人士簽署一份聲明,警告人工智慧公司未經許可使用他們的作品,稱這是對藝術家生計的「重大、不公正威脅」。聲明發表之際,創意產業人士與科技公司之間正就版權問題發生一系列法律糾紛。數據的「非人化」與「合理使用」據《衛報》22日報道,來自文學界、音樂界、電影界、戲劇界和電視界的創意產業人士對此聲明表示支持,其中包括瑞典ABBA樂團成員比約恩·烏爾瓦尤斯(Björn UlVAEus)、美國女演員朱麗安·摩爾(Julianne Moore)、“電台司令”(Radiohead)樂隊主唱托姆·約克(Thom Yorke)、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等。包括美國音樂家聯合會、美國演員工會電視和廣播藝人聯合會(SAG-AFTRA)、歐洲作家理事會和環球音樂集團等創意產業組織和公司也簽署了這份聲明。這份只有短短29個字的聲明寫道:「未經許可使用創意作品來訓練生成式人工智慧,是對這些作品背後創作者生計的重大、不公正威脅,絕不允許。」這封信的發起者、非營利組織FAIrly Trained執行長、英國作曲家、前人工智慧主管 Ed Newton-雷克斯(Ed Newton-Rex)表示,以創意工作為生的人對智慧財產權未收到保護的情況感到「非常擔憂」。 「生成式人工智慧公司建立人工智慧模型需要三種關鍵資源:人員、計算和數據。他們在前兩者上花費巨資——有時在一個工程師上花費超100萬美元,而每個模型花費高達10億美元,但他們卻希望
免費獲得訓練資料。實際上這背後是人們的藝術創作。牛頓-雷克斯曾是科技公司Stability AI的音訊主管,但去年因公司認為未經許可使用受版權保護的內容來訓練人工智慧模型構成「合理使用」而辭職。 OpenAI等科技公司需要文字、圖像、影片和其他資料來訓練聊天機器人等人工智慧系統的演算法。這些資料通常是未經同意、未獲得補償或未註明來源就從網路上抓取的。科技公司辯稱,這種做法受到版權法的「合理使用」保護,但內容所有者和出版商的反擊日益激烈。它們在訴訟和向監管機構提出的請求中聲稱,使用其作品的人工智慧開發者非法侵犯了版權。在美國,約翰·格里沙姆(John Grisham)、喬迪·皮考特(Jodi Picoult)和喬治·RR·馬丁(George RR Martin)等一群作家起訴OpenAI涉嫌侵犯版權;索尼音樂、環球音樂集團和華納音樂集團等大型唱片公司也正在起訴人工智慧音樂公司Suno和Udio。看似有選擇的“退出計劃”一些內容出版商與科技公司也並非完全“硬碰硬”,它們或與其簽署協議,提供對數據的訪問權限,以換取報酬或其他利益。而對於來自政府層面的監管舉措,認為生成式人工智慧「剝削創造者」的牛頓-雷克斯則發出了警告。上個月,谷歌呼籲英國放寬對文字和資料探勘(TDM)做法的限制,即允許出於學術研究等非商業目的複製受版權保護的作品。根據《金融時報》報道,英國政府正就一項計劃進行磋商,該計劃將允許人工智慧公司從藝術家和出版商那裡獲取內容,除非後者「選擇退出」這一過程。牛頓-雷克斯曾為人工智慧公司實施退出計劃,他表示,「退出」選項有缺陷,因為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有這樣的計劃,即使設計地非常完美,大多數人也可能錯過。 “將退出人工智慧訓練的責任推給創作者是完全不公平的。如果政府真的認為這對創作者來說是件好事,那麼它就會制定一個選擇加入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