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形機器人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並被譽為2024年最偉大發明之一。在《時代》雜誌評選的2024年最佳發明名單中,多款人形機器人產品入選。
人形機器人新產品不斷湧現,技術持續迭代。 AI是賦能人形機器人的關鍵,也是海外科技巨頭的優勢。對於多方形成共識的兆元市場,商業化落地和量產將是打開市場的關鍵。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隨著今年8月明星新創公司1X發布面向家用的NEO雙足人形機器人,家用人形機器人量產節點漸近。
人形機器人持續升級
近日,波士頓動力公司發布了其人形機器人Atlas的最新演示影片。影片中,Atlas的任務是將引擎蓋從貨櫃轉移到移動的排序小車上。 Atlas有效率地完成了一系列通常在工業環境中所需的任務,模擬工廠工作。
波士頓公司稱,Atlas是「完全自主」的,它依靠先進的機器學習視覺模型檢測並對環境變化作出反應。這種能力使得Atlas能夠獨立運作,即時回應變化的環境,不依賴人類的指令。
特斯拉日前也展示了人形機器人Optimus Gen3的最新進展。在示範影片中,Optimus Gen3在智慧化、靈活性和重量控制上均有顯著提升,其22個自由度的靈巧手部設計使其可以完成彈鋼琴等精細操作。 Optimus Gen3的手將仿人類前臂設計,由肌腱驅動,腱繩控制。這些升級幫助機器人處理更精細複雜的任務。
在國際上備受關注的人形機器人明星公司中,既有特斯拉、波士頓動力等科技巨頭,也有1X、Figure AI等新創公司。這些新創公司得到了英偉達、OpenAI等科技巨頭的強大支持,在資金和AI技術上予以深度賦能。先前英偉達、Meta發布了機器人訓練工具,英偉達的AI代理Eureka甚至可以教導機器人各種複雜的動作。
8月初,獲OpenAI、微軟、英偉達等投資的Figure AI發表了第二代人形機器人Figure 02,並將其稱為「地球上最先進的AI硬體」。 Figure 02搭載了視覺語言模型(VLM),基於對物理世界的感知和理解,進行常識性視覺推理;搭載了語音到語音推理模型,透過內建的麥克風和揚聲器,與人類展開語音互動。
家用機器人率先落地商業化
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曾透露,到2025年,特斯拉將有數千台人形機器人投入工作,正式商業化量產將於2026年開啟,並最終成為特斯拉「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相較於“進廠打工”,家用人形機器人更早進入商業落地階段。 8月底,挪威新創公司1X推出了家用消費市場的新一代NEO雙足人形機器人,成為全球首家實現商業化銷售的人形機器人公司。
1X公司發布的影片顯示,NEO能夠勝任多種家務任務,從整理廚房餐具、遞送物品、到完成泡咖啡等複雜操作,價格將被努力控制在「相當於一輛經濟型小汽車的水平」。 1X公司計劃在明年實現初步量產,並在未來每年實現數量級的產銷量提升。
1X公司同樣背景不凡。其不僅擁有全球頂尖AI公司Open AI作為強大股東,也獲得了全球知名投資機構軟銀、瑞典EQT、老虎基金等專業投資機構的認可和投資。 A股公司中,中堅科技參與投資了1X公司。
中堅科技副總經理、首席策略長鮑嘉龍告訴記者,1X公司機器人的強大功能和廣大市場前景,很大程度上源自於與Open AI的深入合作。 AI大模型提供的強大學習能力使1X公司機器人實現「機器學習機器」「機器學習人」加速迭代,進而實現機器人這一人工智慧最大應用場景的快速落地和推廣。
「人形機器人走進家用及服務場景的關鍵是減重。」科技領域投資人周光普告訴記者。業內認為,家用機器人的重量應低於40kg。目前,NEO機器人的重量為30kg,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有73kg,減重將是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進入家庭的產業化重點。
中國供應鏈將開啟新空間
人形機器人系統複雜,走向量產落地,軟體端需具備雲端運算、大數據解決能力協同,硬體端需要強大供應鏈支撐。周光普認為,在人形機器人硬體部分的感測器、馬達、減速器、壓鑄件等方面,中國公司均可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且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成為1X公司投資者的中堅科技也不把這次投資機會當作簡單的財務投資。 「我們更期望和1X開展進一步合作。」鮑嘉龍說。
10月中旬,中堅科技成立全資子公司上海中堅智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中堅科技表示全資子公司將推進海外智慧機器人產品的商務和產品配對合作。鮑嘉龍透露,隨著1X公司新一代人形機器人產品的推出,公司與1X公司在供應鏈合作上的價值將在未來更加凸顯。
近日,在投資人對人形機器人的熱切關注中,不少上市公司在投資人互動平台顯示了進入人形機器人供應鏈的可能性。從事汽車零件的研發、製造與銷售業務的雙林股份表示,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的不斷發展,人形機器人用滾柱螺桿產品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考慮到該公司領先業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汽車座椅水平驅動器與人形機器人行星滾柱絲槓產品在技術開發方面的同源性,以及在螺紋、齒輪加工等生產過程的相通性之後,公司決定進軍人形機器人行星滾柱螺桿領域,打造新的業績成長曲線。
豪恩汽電在投資人互動平台表示,人形機器人領域相關的感測器與公司的主要業務產品汽車智慧駕駛感知領域存在相通性。翔樓新材表示,機器人領域的材料主要應用於減速器、軸承等領域,目前仍在開發中。科達利表示,公司基於人形機器人在未來的發展前景,透過諧波減速器等產品業務,拓展人形機器人關節零件領域,開啟未來成長空間。
高盛預測,到203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可望達到1,540億美元。在10月底舉行的第八屆未來投資計畫會議上,馬斯克預計,未來20年內,世界上人形機器人的數量將超過人類;到2040年,世界上將有至少100億個人形機器人投入使用。這些機器人的售價可能在2萬美元至2.5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