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開學的第一周,長沙市雨花區組織教師代表來到該區智慧教育設計中心,把人工智慧學習作為提升教學素養的「第一課」。這是該區借助人工智慧推動教師隊伍建設的縮影。
雨花區有教師1萬餘人。 「教師隊伍建設,核心要抓師德、抓師能。」區教育局工人事科科長曹芬介紹,雨花區依托雄厚的人工智慧基礎,推動教師隊伍變革,先後獲「全國網路學習空間應用示範區」「全國基於教學改革、融合資訊科技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全國線上教育創新應用示範區」等榮譽。
抓師德,自主設計研發「師德養成教育E平台」。點擊進入平台,「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師德」系列精品課程讓教師隨時「充電」。透過線上平台,建立科學的評估資料收集和分析通道,落實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和檢查回饋,為教師「畫像」。遴選師德培訓師410名,建構「首席培訓師、培訓師、骨幹教師」三級師德培訓梯隊。
抓師能,搭建「一平台」(智慧教育管理平台)、「兩中心」(智慧教育體驗中心、智慧教育資料中心)、「三應用」(體育、閱讀、課堂教學應用)。教師走進智慧教室,自主攝錄授課過程,「捕捉」學生表情,分析學生心理,並傳至評估系統,系統對教師講課時長、互動時長、課堂氛圍、學生回饋等數據進行分析,「一鍵生成」教學評析報告,讓老師隨時複盤,實現精準化教學。雨花區也在全國率先啟動人工智慧教師認定工作,成立中小學人工智慧名師工作室,28所學校組成研修共同體。
教師團隊好不好,人工智慧帶來全新評價方式。本區使用基於數據、面向過程、精準高效的“教師能力評估模型”,對近千堂課進行深度分析,評價過程更客觀。
本區現有「全國模範教師」晏敏、「全國優秀教師」華玉鳳、曠海彬,教育部學科領軍教師餘艷、「中國好人」譚映天、宋慶齡幼兒教育獎得主鄧益雲等典型。入選省會師名校長工程5人,居長沙區(縣)第一;「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省部級優課182節,居全省區(縣)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