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AI取代還是「駕馭」AI?成都這所學校正在培養“未來教師”
作者:Eve Cole
更新時間:2024-11-22 13:12:01
過去一年,人工智慧(AI)話題幾乎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教育是否也面臨科技進步的挑戰?答案幾乎是肯定的。老師們率先遇到考驗,接受采訪時,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南區學校90後語文老師唐能宣提出:“當學校引入AI教師測評系統,作為一名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仍然會顯得手足無措。”原先教室中,傳統的二元結構-教師與學生,因為AI的介入,正轉變為三元結構-教師、機器與學生。教師不僅要轉變思路,在課堂上結合AI上課(一定範圍的探索),同時還要接受三百六十度無死角“測評”,從教案到教學方式的改變,壓力一下給到老師。一個需要「以人為本」的行業,老師究竟如何讓機器成為智慧助教、學伴、導師,與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學校又如何避免過度依賴人工智慧,不讓教師失去自我決策的能力和人類特有的創造力?適逢第40個教師節,我們聚焦教師教學變革,走進自2018年籌備之初便將智慧場景引入校園的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南區學校(簡稱南區學校),試問率先探索出的新模式能否被借鏡與複製。武侯區,作為首批榮膺「全國智慧教育示範區」稱號的區域,其內的南區學校更是走在前列,成為第一批示範學校。這個身分直接賦予了該地區將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中的矛盾、挑戰與機遇,直接而深刻地展現在每位教育工作者、學生及家長面前的獨特機會。 AI來到校園,「追問」教師該如何上課?據悉,2018年,南區學校遵循“兒童事大”教育理念,為每一位學生構建“兒童數據畫像”,以數據描繪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全過程,幫助每個孩子全面、精準地挖掘優勢潛能。 同時也建構了「教師資料畫像」。唐老師介紹,教師畫像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針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另一方面應用於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以麥盟系統為例。在南區學校的一間多媒體教室裡,一面單向玻璃將隔壁教室隔板。老師上課的過程由系統進行捕捉並進行全方面評量。另一間教室,教研組可以透過單面透視的布幕看到老師的授課過程。接受AI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測評”,授課教師的教案內容、講課思維,甚至是語調大小,都能夠被AI精準地捕捉並進行分析、統計、再反饋。上學期,麥盟系統開始推行,唐老師和許多老師的第一個反應是,「我們都很害怕,因為沒有谁愿意把自己的缺點暴露在人前。」如何改變教師對ai應用的觀念問題,是南區學校運用AI的第一個挑戰。南區學校校長金艷給出一個鼓勵思路:教育的本質仍然是“愛”和“溫度”,無論對於學生或老師,學校都需要正確地認識到:教師們對新技術擔憂的背後,是安全感不足的問題。所以學校也會一再強調,冷冰冰的數據不是唯一的標尺,AI的引進也不是為了評斷老師,而是為了幫助老師優化工作。學校校務協調中心老師姜萊認為,新科技追問的永遠是最核心的問題──老師們對教學方式是否有自信去改進,是否能正視自我的局限,與AI一起工作,結合理性的數據和感性的經驗以優化教學方式。唐老師成為第一個使用麥盟系統的老師,他坦言,這套系統給了他很多的啟發和建議。 「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教室裡全方位追蹤、捕捉的攝影機和麥克風,能把學生和老師說的話以及動作都收錄下來。一節課結束後,老師們彷彿有了第三方更為客觀的'眼睛',能看到自己上課的狀態,進行針對性地調整,查漏補缺,這是以前沒有的。當看到科技真正能夠幫助自己,提升教學效率,改變正在南區學校悄悄發生。先是多個科目老師下班「偷偷」來多媒體教室進行檢測,接著是年齡接近50歲、原先弄不明白AI的數學老師悄悄進入教室,最後,年級組12位老師都嘗試了該測評系統,並願意彼此分享心得,不斷地將教學新模式帶回教室。如果說,AI技術像一條“鯰魚”,被放入了南區學校的教室與辦公室,激蕩起的不僅是不同年齡段教師的時間注入,更多的還有他們真正對“科技、教育、人才」的深思。在這間教室的牆上,掛著這樣一句話:“讓教育者看見人,讓孩子們看見世界,不追求更加精緻嚴密的應試教育,不替代人與人的真情互動。” “教育”需要人成為不被機器裹挾的創造者對於AI如何更好地融入校園課堂,真正起到智能助教、學伴或導師的作用,老師們也遇到過一些麻煩。五年級老師劉婭提到,因為AI的反應系統過於靈敏,這也導致機器人在課堂上接收到任何訊息都會做出反應,從而打擾課堂秩序。為此老師們進行了多輪嘗試。 這個問題也反映出:過去教師的勞動是個人化勞動,而在資訊化介入的南區學校,教師的教學方式正在轉入團隊勞動和協同教學,利用新的技術使工作更加智能化和創新化,這更考驗教師的創新能力和校方的靈活應變能力。如何讓科技和教育之間實現溝通呢?為此,學校成立了一個創新應用組,主要作為嫁接技術方和教育方的橋樑,學科老師在應用AI的過程中,可以隨時給創新應用組提需求,小組再根據需求跟技術方溝通,之後再重新整合。 「雲上南區」ourschool是學校正在使用的一體化平台,平台融合了學生評價、班級評比等功能,每學期的學生數位畫像,教師端則融合了一些AI工具。在新課標的指引下,藝術學科走向綜合和應用實踐,如何改變原有的單科授課模式,實現學習變革?音樂老師盧璐說,整合於「雲上南區」的PBL機器人,可以幫助她和藝術組的老師共創跨學科PBL教學設計,降低了開展新實踐的「心理負擔」。該平台的「樹洞」功能,需求就是從心理老師王尤處得來。王尤老師回饋,家長從微信端尋求協助,仍會覺得留有痕跡,心理上會有不安全感。為了能夠讓家長更方便地找到心理老師,同時心理老師也能更好地收集各種數據。創新應用組和技術方進行溝通,開發了「樹洞」功能,家長可以選擇匿名的方式和心理老師進行溝通,既保證了家長和學生們的隱私權,同時也讓新技術時時刻刻能跟隨實際教育的需求,靈活變化,更好地服務學生和老師。 AI幫助老師長效追蹤學生表現AI進入南區學校後,寧露老師最直觀的感受是自己工作的效率明顯提高了。教學上遇到某個難題,她會透過AI尋求協助,得到更多的解題想法。 AI+老師的大腦長效地幫助教師減負、優化,進而花更多時間專注教育。 「針對個人來說,最大的改變是突破了語文老師的傳統課堂,讓資訊化走入課堂。」過去的語文課堂,更多是講授式,學生參與度不會很高,上學期,機器人、訊飛星火大模型相繼進入唐能宣的課堂,他發現如果一味應用傳統的模式,效率會變低,「現在的孩子思維很活躍,單純的講述式上課不利於他們的發展,所以我們就有了更多思考,如何將課堂效率提高,如何更好地追蹤學生。 「雲上南區」的兒童數位畫像,可以從德智體美勞對學生進行全方面九個維度評價,每學期期末就會形成一個多維立體的表格、圖形,展現孩子在一學期內每個板塊具體的表現情形。如今該校運用“兒童成長數據畫像”,使其成為四川省數位校園應用場景案例校園。孩子們的數據被精心設計成了“學分銀行”,在許多學習活動場景下,可以獲得分數進行“存款”,分數能兌換校內各種課程或活動“權益”,學校特別設立了積分商城“南寶奇趣店」等,虛擬積分成為現實激勵,形成新的成長動力。彭應美老師笑著說:“這就是自律給人自由。” “智能數據”不僅實現了孩子成長“可視化”,還讓老師長效追踪學生表現,能夠“留痕”教育。快到該做「數位結算」的時候,孩子們可以帶著兌換的顯性表揚回家,讓數據變得「可以感知」。 「透過平台的評價,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跟家長溝通,長期追蹤式地觀察、矯正孩子的行為。」班主任譚淇月老師說。透過人工智慧推動教師教學效率提升,不斷研究學生“教和學”產生的大量數據,來迭代“教和學”,以“數字基座”為依托,助推學校數字化轉型,南區學校,走在了很多學校的前面。 學校的教研方式之一是聚焦式教研。目前,學校70%的老師為90、00後,老師一方面是年輕,課堂上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改進。利用聚焦式教研,依問題採用AI技術,進行聚焦性改變。另一方面是潛力,南區學校正在培養一支年輕但具有新技能運用能力的教師團隊。數學教研組的梁雪珂認為,AI的運用對於個人最大的影響是帶來更多對於未來教育方向的思考,即面對AI的衝擊,自己將來要成為一個怎樣的教師?自我追問的背後,是南區學校教師群的自我期待,他們保持獨立意識,不斷學習和適應新技術,尋求與之共存和競爭的方式。像唐老師、寧老師、盧老師、王老師、梁老師這樣有強大自我學習力和驅動力的老師,在南區學校還有很多。他們就像一顆顆希望的種子,在超越人工智慧的過程中,也實現了自我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