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機器人控制器打破國外壟斷、
發布我國首個基於視覺擴散架構的
人形機器人任務生成式模型、
研發國內首片X86架構
通用伺服器CPU晶片
……
近年來,在人工智慧領域
成都實現多項技術在全國領先
「AI成長潛力」排名全國第二
為科技前沿產業的高品質發展
提供了強力支撐!
當下,成都人工智慧企業正在「AI+」多賽道嶄露頭角,這也折射出成都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態勢。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共有人工智慧企業852家,產業規模達780.3億元。
那麼
成都人工智慧企業不斷取得
技術突破與快速發展的動力是什麼?
我們一起往下看
瞄準場景落地
成都AI企業迎來廣大發展空間
人工智慧很“熱”,引得很多企業蜂擁而上。但如何實現商業化,是人工智慧領域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破題?找到應用程式場景、解決使用者實際問題是關鍵。
成都潛在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行者AI」)瞄準音樂、美術、智能體、安全等場景推出了多樣化AIGC產品。其中,其推出的行者ai音樂教育平台,已在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學附屬小學、成都七中育才學校華興分校等多所學校落地。 「該平台自去年推出後就已迅速實現營收。」行者AI COO陳洪宇透露。
在成功變現之前,行者AI也曾走過「彎路」。 “我們之前推出過一款面向C端的AI音樂產品,用戶可以用它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積累了10餘萬的用戶量,用戶很願意體驗,但願意為此買單的人很少。”
對此,陳洪宇表示:「在提供AI產品或AI能力時一定要考慮產品產生的價值,或有商業價值,或能為產業實現降本增效。產品創新不能純做技術,而要與場景相結合、解決實際問題,商業化成功才能形成正向驅動的良好循環。
仔細分析原因後,行者AI迅速做出調整。 「我們的優勢在於垂直產業大模型,透過大模型實現教育領域的降本增效,解決使用者實際問題。」陳洪宇的觀點也得到不少業內人士的認同。
成都它思科技有限公司是清華系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已在全國多地實現項目落實。公司CTO聶瑋奇表示:“對於用戶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否解決實際問題,而很多前沿的技術與他們其實關係不大。它思科技也是一直堅持以落地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
可喜的是,成都人工智慧企業依托技術創新,在商業化落地方面已有積極進展。例如,專注於圖像和視訊內容生成的海藝AI除透過個人訂閱收費外,也開始嘗試將技術運用到實體經濟領域,目前已進入良性循環…
技術創新不可或缺
踏浪人工智慧離不開“長期主義”
要想在「AI+」前沿賽道上站穩腳跟,技術儲備和對尖端技術的敏感度也是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
身為成都人工智慧產業鏈鏈主企業的成都曉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曉多科技」),已在智慧客服領域深耕十年。一路走來,曉多科技創始人江嶺表示:“這十年是摸爬滾打、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
2014年公司成立之初,許多人還「看不懂」人工智慧客服這個方向,而曉多科技已堅持在該領域佈局。 「產業發展早期是佈局的最好機會,競爭對手還比較少,如果能找到一個值得被解決的問題而又有技術,就容易脫穎而出。」江嶺說。
曉多科技也是在自身AI技術的不斷迭代中,踩準了人工智慧發展浪潮中的每一步,其推出的「曉模型」已成功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備案。對此,江嶺表示,ChatGPT爆發之前,曉多科技就一直在積累相關技術及數據,“我們在長期服務用戶過程中積累了大量實際數據訓練的模型,在此基礎上發展的'曉模型' ,不斷增加模型參數,又為業務進一步提升提供技術支撐,可以解決業務場景中越來越複雜的問題。
「這一輪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爆發,掀起了產業熱潮。但實際上,其技術路線並不新,這背後還是要結合場景、解決實際中的問題,需要對用戶需求及前沿技術有敏銳的洞察,這種洞察來自創新一線的實踐。
同樣紮根人工智慧領域多年的沈復民,對此亦有深刻體會。沈復民是成都無尾熊悠然科技有限公司CEO,公司2015年成立以來,已有10餘項人工智慧核心領域成果實現轉化,其中自主研發的業界首款多模態人工智慧作業系統OSMagiC碼極客,已累計為國內外500多家用戶提供產品服務,涵蓋高階螢幕、軌道運輸、城市治理等領域。這背後,離不開團隊長期以來的「技術儲備」。
「目前我們正與蜀道集團洽談合作,推動新研發的道路智慧化監管系統在四川高速公路上應用。下一步,我們將重點佈局'AI+'工業,借助大模型產品賦能製造企業'智改數轉'。
在成都,還有許多“曉多們”“無尾熊悠然們”,堅持做長期主義者,持續開展人工智能領域核心技術攻關,成為成都人工智能企業在業內嶄露頭角的“關鍵一招”。
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加速推動人工智慧前沿技術發展
今年,成都再次將科技成果轉化作為全市科技創新工作的“一號工程”,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而在此次人工智慧浪潮中,大學團隊、成果轉換專案也是其中不容忽視的力量。
已在工業AI質檢、ai機器人、端側大模型等領域推出了多個全球首創、行業領先產品及解決方案的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創始人、CEO孫曉剛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員、博導,擁有近20年AI深度視覺、智慧物聯網、AI邊緣運算的專案經驗,其中包括人民幣視覺品質偵測在內的高難度專案服務;公司共同創辦人、首席科學家顧實是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數據、智慧與認知實驗室主任。
這個以大學博導為核心的創始團隊從公司成立之初,即聚焦AI開發落地難點,結合真實業務需求,實現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目前已經和多家世界500強公司、10餘家上市公司形成合作,服務客戶數百家。
成都大學和研究機構眾多,科教資源豐富,這也為人工智慧相關企業成長提供了創新的「基本盤」。在成都人工智慧企業中,能看到不少類似企業——
歐洲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電腦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申恆濤領銜成立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建構萬物AI的美好世界;
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慧科技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洪成立布法羅機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推出「外骨骼機器人」…
成都豐富的科教資源也為人工智慧企業進行產學合作提供良機。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的「AI數字人」「數位大腦」等產品在提升工作效率上效果顯著,公司創辦人肖雪松曾提到:「隨著創業的不斷深入,我們明顯感受到若僅依靠公司力量做技術創新是遠遠不夠的。助大學的科研力量,一方面可以了解國際國內技術前沿動態,另一方面可以為實驗室裡的成果找到新的創新應用點。進行深度技術研發、成果轉換等工作。
類似的創新故事還有很多,無一不彰顯著成都這個科創「智高點」的活力。隨著科技成果轉化的不斷深入,更多實驗室裡的前沿成果可望走向生產線,釋放更大創新動能。
競逐人工智慧賽道
成都六方面多管齊下“保駕護航”
加速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創新,成都市科學技術局近年來多管齊下,不斷「加碼」——
推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為牽引,聚焦“一核一區多園”空間佈局,打造“三大特色場景”和“四大重點場景”,推動研發智能化、產業智能化、治理智能化,形成了以產業融合應用為引領的人工智慧新業態新模式。
完善高能階科技創新平台體系。成功申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台2家、建成「智慧協同運算技術」等人工智慧領域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家、省級重點實驗室7家、技術創新中心2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家。佈局建置自主可控人工智慧賦能中心,引聚人工智慧領域高階人才團隊來蓉進行技術研發與成果轉換。
開展人工智慧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一方面,持續加強對上重大計畫爭取力度,爭取重大科技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計畫39個;爭取首批省級人工智慧科技計畫36個,佔全省總數62%。另一方面,圍繞智慧晶片、產業大模型、機器人等方向,技術創新研發專案30個,產業鏈協同創新專案10個,支援人工智慧產業大模型加速應用迭代升級。
推動人工智慧重大成果轉化落地。舉辦「校企雙進·找礦挖寶」活動,對接相關高能階創新平台、科學研究團隊、科技成果;赴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電腦學院、影像與智慧科技實驗室,洽談一批重點人工智慧項目;開展“中科大校友'四鏈'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交流會”,圍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引進18個高能級項目,招引15個頂尖人才團隊;建成中試平台、概念驗證中心等,服務於人工智慧相關領域。
加大科技金融賦能人工智慧企業發展。開展企業創新積分制,推出“積分貸”,幫助180餘家人工智慧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積分貸”等“科創貸”超過5億元,“科創投”系列基金投資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型企業14家、總金額6080萬元。
培育人工智慧企業創新主體。多措並舉加大企業培育力度,截至目前,成都市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型企業902家、高新技術企業634家。
加快技術攻“尖”、應用拓“新”
成都企業正競速人工智慧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