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這家以ChatGPT聞名的AI巨頭,正計劃進行公司結構轉型,從非營利組織轉變為營利性公司。這一舉動引發了廣泛關注,其複雜的估值過程以及對公司初衷的質疑成為焦點。 Downcodes小編將帶您深入了解OpenAI的轉型計劃,以及圍繞這一事件的種種爭議和討論。
據報道,OpenAI 正在與加州和特拉華州的監管機構進行初步談判,計劃將公司結構轉變為營利性。這家公司以ChatGPT 聞名,目前的估值達到1,570億美元。根據彭博社的消息,OpenAI 已與加州檢察長羅布・邦塔及特拉華州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接觸。
早在2023年9月,路透社就曾報道OpenAI 正在製定一項計劃,意在將其核心業務重組為營利公司,並不再由其非營利董事會控制。然而,討論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如何對OpenAI 的智慧財產權進行估值,而其最重要的資產正是其高利潤的語言模型聊天機器人。根據加州法律,非營利資產的估值需分配給慈善事業,這使得整個過程可能複雜且耗時。
儘管如此,簡化的營利結構對投資者來說顯然更具吸引力。此次轉型也引發了人們對OpenAI 是否仍在遵循其2015年成立時的初衷,即開發安全且有益於人類的人工智慧產品的質疑。 2023年5月,科技巨頭埃隆・馬斯克曾對OpenAI 的營利轉型是否合法表示質疑,並稱「OpenAI 最初是作為一個開源的非營利公司成立的,目的是與谷歌抗衡,但現在卻變成了一個封閉的、以利潤為最大化目標的公司,實際上被微軟控制。
馬斯克曾在2024年2月起訴OpenAI 及執行長山姆・奧特曼,指控違約,但在6月撤回了訴訟。 OpenAI 的非營利董事會主席布雷特・泰勒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任何潛在的重組都會確保非營利組織的持續存在和發展,並為其在OpenAI 營利公司中的當前股份獲取全部價值,增強其追求使命的能力。
此外,該公司早在2019年就創建了一個有限營利的子公司,以幫助資助AI 模型開發的高成本。然而,在隨後的短暫動盪中,包括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短暫解僱和重新聘用,非營利董事會的緊張關係也不斷加劇。 10月23日,OpenAI 的一位資深安全研究員邁爾斯・布倫達奇宣布辭職,表示計劃成立新的非營利組織,或加入現有機構,專注於AI 政策研究與倡議。
根據先前的預測,OpenAI 預計在2024年將面臨約50億美元的虧損,並且在2029年之前不太可能獲利。
OpenAI的轉型之路充滿挑戰,其未來走向仍有待觀察。此次轉型不僅關乎OpenAI本身的商業模式,也影響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方向以及大眾對人工智慧技術的信任。 Downcodes小編將持續關注事件進展,為讀者帶來最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