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journey近期發展動態顯示,其策略重心並非盲目追求模型迭代速度,而是著重提升使用者體驗與功能實用性。創辦人David Holz在Discord上與用戶交流,分享了公司最新進展,揭示了Midjourney在應對AI圖像生成領域激烈競爭的策略。其新版本發布雖然有所延遲,但這為新功能的完善和用戶體驗的提升提供了更多時間。
新版延遲但功能更豐富
儘管Midjourney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快速進步,但最近新車型的發布頻率明顯放緩。該公司最新的6.1版本是在7月發布的,此後用戶經歷了一段較長的等待期。原計劃在夏季前推出的第7版現在有了新的時間表:預計將在一到兩個月內準備就緒。
Holz表示,開發團隊並非急於推出新模型,而是將重點放在提高技術的可訪問性和工具的日常專業使用價值上。例如,許多用戶最初對必須使用Discord感到不適應,現在公司已經為所有用戶提供了網頁介面,包括那些想免費試用AI圖像生成的用戶。
效能提升與新功能
Midjourney計劃在近期推出一些新功能來提升用戶體驗:
多圖生成:用戶將能夠一次生成8張圖像,這是對目前4張限制的提升。
影像編輯器:公司正在開發一個允許使用者編輯外部影像(如照片)的工具,包括局部重繪(inpainting)和擴展繪製(outpainting)功能。
3D系統:一個更具野心的專案是開發一個允許使用者虛擬沉浸在AI影像中的3D系統。該系統將採用一種新的類NeRF格式,而非傳統的多邊形渲染、NeRF或高斯散射技術。
個人化:基於用戶回饋,Midjourney aims to learn更多關於用戶偏好的信息,從而提供更個人化的結果。這項功能最近已在專門生成動漫角色的Niji模型中啟用。
影片產生:除了靜態影像,Midjourney也計畫涉足影片生成領域。
硬體開發:公司還在軟體之外投資硬體開發。
面對OpenAI等競爭對手的快速發展,Midjourney選擇了更穩健的發展道路。透過推出更多實用功能和提升使用者體驗,而非僅僅追求模型迭代速度,Midjourney希望在AI影像生成這個競爭激烈的領域中保持自己的獨特優勢。
產品入口:https://top.aibase.com/tool/midjourneywangyeban
總而言之,Midjourney透過專注於提升使用者體驗和開發實用功能,展現出在AI影像生成領域持續競爭的決心與策略。其穩紮穩打的策略,可望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