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推出了全新推理模型系列 OpenAI o1,其中包括 o1-preview 和更小、更经济的 o1-mini 模型。o1 系列在推理能力上显著提升,尤其 o1-mini 在代码生成和调试方面表现出色,成本更低,适合各种应用场景。ChatGPT Plus 和 Team 用户已可使用,后续将扩展至更多用户和开发者。OpenAI 强调,o1 模型更偏好简单直接的提示,无需复杂引导,并建议用户避免使用“思路链”提示,利用分隔符提高理解效率,限制额外上下文信息,以获得最佳效果。与之前模型相比,o1 模型更注重自身推理能力,展现了 AI 技术的进步。
OpenAI还推出了一个更小的模型 ——OpenAI o1-mini,它在代码生成和调试方面表现优秀,且成本更低,适合需要推理但不需要广泛知识的应用。
作为较小的模型,o1-mini 比 o1-preview 便宜80%,使其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经济高效的模型,适用于需要推理但不需要广泛世界知识的应用程序。
如何使用OpenAI o1
从今天开始,ChatGPT Plus 和 Team 用户可以在模型选择中找到 o1-preview 和 o1-mini 两个选项。
接下来,ChatGPT Enterprise 和 Edu 用户也将获得这两个模型的访问权限。而对于开发者来说,符合 API 使用条件的用户已经可以开始使用这两个模型进行原型开发了。
未来,官方将不断更新这些推理模型,添加更多实用功能,包括浏览和文件上传等,确保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不过,要想充分使用这个新模型,用户需要调整他们的提示方式,因为 OpenAIo1的工作方式和 GPT-4乃至 GPT-4o 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 OpenAI 的 API 文档,OpenAIo1模型更喜欢简单直接的提示。
提示工程设计,简化模型引导
也就是说,用户不需要像以往那样给出复杂的指导或长篇的上下文。以前的模型需要更多的引导,用户常常利用更长的上下文窗口来帮助模型理解任务,但OpenAIo1已经具备了更强的内部推理能力,因此不再需要这些冗长的说明。
OpenAI 还提醒用户在使用 o1模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提示要保持简单、直接,不要过多指导,因为这个模型能够很好地理解指令。
- 避免使用 “思路链” 提示,因为 o1模型本身已经能够进行内部推理。
- 使用分隔符,比如三重引号、XML 标签和章节标题,这样模型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解析哪个部分。
- 限制额外的上下文信息,特别是在进行增强检索生成(RAG)任务时,因为添加过多的背景资料可能会使模型的回答变得复杂。
这与 OpenAI 之前对用户的建议截然不同。以前,OpenAI 建议用户要非常具体,包括详细信息并逐步指导模型,但现在的OpenAIo1则更能自主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 Penn 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 Ethan Mollick 的博客中,他提到作为早期用户,他发现OpenAIo1在需要规划的任务中表现得更为出色,能够自主得出解决方案。
当然,提示工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成为一种重要技能,还是一个新兴的职业类别。为此,其他 AI 开发者也推出了便于用户设计提示的工具,比如谷歌推出的 Prompt Poet,它通过集成外部数据源,使得响应更加相关。
由于OpenAIo1的不同,用户仍在弄清楚如何使用它。然而,一些社交媒体用户预测,人们将不得不改变他们提示 ChatGPT 的方式。
尽管 OpenAI o1还很新,大家仍在摸索如何使用它,但社交媒体上的一些用户已经预测,大家需要重新思考与 ChatGPT 的互动方式。
官方博客:https://openai.com/index/introducing-openai-o1-preview/
产品入口访问:https://top.aibase.com/tool/openai-o1
划重点:
- OpenAI o1模型需要简单、直接的提示,而非复杂的指导。
- ? 避免使用思路链提示,因为 o1模型已经具备内部推理能力。
- ? 使用分隔符来明确模型解析的部分,并限制额外上下文以避免复杂回答。
总而言之,OpenAI o1系列模型的推出标志着大型语言模型发展的新阶段,其强大的推理能力和更简化的提示工程需求将深刻影响用户与AI的交互方式。 用户需要适应新的提示策略,才能充分发挥 o1 模型的潜力。 持续关注 OpenAI 的更新,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