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運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它有望解決傳統運算無法處理的複雜問題。然而,將量子計算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仍面臨挑戰。 BlueQubit公司,一家由史丹佛校友創立的新創公司,正致力於透過其量子軟體即服務(QSaaS)平台來彌合這一差距,並獲得了10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這標誌著量子計算商業化進程邁出了重要一步。
當傳統電腦逐漸觸碰效能天花板,一個全新的運算時代正悄悄來臨。量子計算,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蘊藏著解決諸多難題的無限潛力。然而,如何將這項前沿技術融入現實應用,仍是擺在科學家和工程師面前的難題。近日,一家名為BlueQubit的新創公司帶著他們的解決方案,獲得了10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無疑為量子計算的商業化進程注入了一雙強心劑。
BlueQubit,這家由史丹佛校友創立的舊金山公司,正試圖透過其「量子軟體即服務」(QSaaS)平台,以彌合量子運算與實際應用之間的鴻溝。他們巧妙地將量子處理器(QPU)和量子運算模擬器打包成易於使用的服務,讓終端使用者得以一窺量子運算的強大力量。有了這筆來自Nyca Partners領投的資金,BlueQubit將加速其「婚姻」企業應用與尖端量子硬體的步伐。
金融、製藥和材料科學等領域,正日益感受到經典計算的局限性,而量子計算恰恰能為他們帶來突破性的解決方案。谷歌最近發布的量子運算晶片「Willow」就展現了驚人的潛力,它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內完成一項當今最強大的超級電腦需要耗費1000萬億年才能完成的計算。這並非遙不可及的未來,而是量子運算正逐漸照進現實的真實寫照。
BlueQubit的QSaaS平台,正專注於為金融建模、藥物研發和視覺化等領域提供強大支援。該公司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Hrant Ghairbyan向媒體透露,他們利用大規模的經典運算資源,特別是強大的GPU集群,來開發和測試量子演算法,然後再將這些演算法部署到真正的量子處理器上。這種方式既高效又經濟,也為量子機器學習和最佳化演算法的創新奠定了基礎。更令人稱奇的是,BlueQubit的軟體堆疊運行量子模擬器的速度,比市面上常見的替代方案快了100倍。
值得一提的是,Ghairbyan曾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並參與撰寫了一篇開創性的「蟲洞傳送」演算法,後來谷歌量子人工智慧團隊成功地在他們的超導處理器上實現了該演算法。而BlueQubit的另一位共同創辦人兼技術長Hayk Tepanyan則畢業於史丹佛大學,曾在谷歌的基礎建設團隊工作。這兩位才華洋溢的年輕人,在2022年春天的聖塔莫尼卡海灘上,決定攜手創業,共同迎接量子運算時代的到來。
Nyca的合夥人Tom Brown表示:“我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金融服務公司在量子計算時代來臨時快速起跑的團隊。Hrant和Hayk具備將理論轉化為現實的背景、技能和動力。”
除了Nyca Partners,本輪融資的投資者還包括Restive, Chaac Ventures, NKM Capital, Presto Tech Horizons, BigStory, Untapped Ventures, Formula VC和Granatus等機構。這充分顯示了資本市場對量子運算發展前景的信心,也預示著一個量子計算商業化落地的新紀元即將到來。
BlueQubit的成功融資和其創新的QSaaS平台,為量子運算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也預示著量子運算技術很快就會惠及更多產業和領域,為社會帶來更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