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集團董事長週鴻禕近日在個人微博發表對人工智慧的看法,引發廣泛關注。他強調AI並非要取代人類,而是成為人類最強大的工具,與人類合作,提升生產力。週鴻禕認為,對AI的恐懼和焦慮是杞人憂天,盲目宣稱AI將導致大規模失業是誇大其詞。他更深入探討了AI的六大能力,以及AI普及可能帶來的社會分化風險,呼籲大家積極擁抱AI,提升自身能力適應時代發展。
360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長週鴻禕在個人微博上發表看法,強調AI 永遠無法取代人腦。他認為,隨著對AI 技術的深入研究,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AI 的目標並不是取代人類,而是與人類合作。週鴻禕指出,宣稱AI 將導致大規模失業的人,是在製造焦慮。
週鴻禕提到,AI 的出現是為了成為人類最偉大的工具,旨在賦能人類並提升生產力。他表示,AI 應被視為幫助人類解決那些耗時、費力的工作,並推動人類更好地發展。圍繞著AI 的發展,他總結了大模型的六大能力,包括基本能力、創意能力、多模態能力、業務能力、創新能力和科學能力。他認為,個人若能掌握基本能力與創意能力,便能顯著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在討論AI 對社會的影響時,週鴻禕提到,隨著AI 工具的普及,寫作變得異常簡單,但這也潛藏著嚴重的社會分化風險。他指出,AI 公司推出的自動寫作功能雖然便捷,但可能加劇社會的不平等,一方面是能夠獨立思考與精通寫作的精英,另一方面則是完全喪失書寫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的群體。
週鴻禕在先前的言論中提到,未來AI 將先淘汰那些不會利用AI 工具的人,接著是缺乏思考能力的人。他強調,善用AI 工具並保持獨立思考是未來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此,他呼籲人們應以積極的態度面對AI 的快速發展,不應盲目恐慌,而應抓住機遇,提升自身能力,以適應時代的變遷。
劃重點:
AI 無法取代人腦,週鴻禕強調人類與AI 應是協作關係。
AI 旨在賦能人類,提高生產力,協助解決複雜工作。
AI 普及可能導致社會分化,警覺失去寫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風險。
總而言之,週鴻禕的觀點強調了AI與人類協作的重要性,以及提升自身能力以適應AI時代的重要性。積極學習和掌握AI工具,保持獨立思考能力,才能在未來更好地發展。面對AI帶來的機會與挑戰,我們應理性看待,並積極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