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與OpenAI對人工通用智能(AGI)的定義出乎意料地與利潤掛鉤,而非技術指標。 The Information的最新報告揭示,雙方協議規定,只有當OpenAI開發的AI系統能夠創造至少1000億美元的利潤時,才算達到AGI。這個定義與學術界和大眾對AGI的理解大相逕庭,也引發了對OpenAI未來發展方向的許多猜測。該報告還揭露了OpenAI的財務狀況以及與微軟合作的細節,為我們解讀AGI的商業化之路提供了新的視角。
根據The Information的最新報告,微軟和OpenAI對人工通用智能(AGI)有一個非常具體且內部的定義,這個定義是基於新創公司的利潤。根據這個定義,OpenAI距離實現AGI還有好幾年的時間。
據報道,這兩家公司去年簽署了一項協議,規定只有當OpenAI開發的AI系統能夠產生至少1000億美元的利潤時,才算實現了AGI。這與許多人所期待的嚴格技術和哲學上的AGI定義相去甚遠。
今年,OpenAI預計將損失數十億美元,該公司告訴投資者,直到2029年之前都不會獲利。
這個細節很重要,因為當OpenAI達到AGI時,微軟將失去對OpenAI技術的存取權。 AGI是一個模糊的術語,對每個人來說意義不同。有些人推測OpenAI會盡快宣布實現AGI,以排除微軟的競爭,但這項協議意味著微軟可能在未來十年或更長時間內都能使用OpenAI的模型。
上週,有些人爭論OpenAI的o3模型是否是向AGI邁出的有意義的一步。雖然o3的效能可能優於其他AI模型,但它也帶來了龐大的運算成本,這對OpenAI和微軟以利潤為中心的AGI定義來說是個壞消息。
劃重點:
微軟和OpenAI將AGI定義為能產生至少1,000億美元利潤的AI系統。
OpenAI預計今年將虧損數十億美元,預計2029年前不會獲利。
微軟可能在未來十年或更長時間內都能使用OpenAI的技術。
總而言之,微軟和OpenAI對AGI的獨特定義,以及OpenAI的財務狀況,為AGI的未來發展以及微軟與OpenAI之間的合作關係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也為我們理解AGI的商業化進程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充滿挑戰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