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歌對其AI原則進行了重大調整,取消了此前關於不研髮用於武器或監控AI的承諾,引發廣泛爭議。這一舉動源於谷歌更新的公眾AI原則頁面,其中刪除了“我們將不追求的應用”部分,引發媒體和公眾對其AI應用方向的質疑。此舉緊隨谷歌與美國和以色列軍方簽訂雲服務合同之後,加劇了人們對科技公司在軍事和監控領域角色的擔憂。
近日,谷歌悄然從其官方網站上刪除了一項關於不研髮用於武器或監控的人工智能(AI)的承諾。該變動最早由《彭博社》報導,此舉引發了外界的廣關注和討論。谷歌最近更新了其公眾AI 原則頁面,刪除了名為“我們將不追求的應用” 的部分,而該部分內容在上週仍然可見。
面對媒體的詢問,谷歌向《科技Crunch》提供了一篇新發布的關於“負責任的AI” 的博客文章。在這篇文章中,谷歌表示:“我們相信,企業、政府和組織應共同努力,創造能夠保護人類、促進全球發展和支持國家安全的AI。”
谷歌更新後的AI 原則強調,公司將致力於“減輕意外或有害結果,避免不公平的偏見”,並確保公司的發展與“國際法和人權的普遍接受原則” 相一致。這表明谷歌在AI 應用上的立場可能正在發生變化。
近年來,谷歌與美國和以色列軍方簽訂的雲服務合同引發了內部員工的抗議。儘管谷歌一再強調其AI 技術不用於傷害人類,但美國國防部的AI 負責人最近在接受《科技Crunch》採訪時表示,一些公司的AI 模型實際上加快了美國軍方的作戰決策過程。這一言論讓人對谷歌AI 的未來應用充滿疑慮。
谷歌的這一變動引發了人們對科技公司在軍事和監控領域角色的深思。在全球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倫理問題日益關注的背景下,谷歌的這一新舉措顯得尤為引人注目。公眾和員工都在密切關注著公司如何在這一敏感領域保持其負責任的形象,以及如何平衡商業利益與道德責任之間的關係。
隨著AI 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谷歌的立場變化將可能對整個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也讓人對未來的科技倫理和責任感重新審視。
谷歌此舉引發了關於科技公司社會責任和AI倫理的廣泛討論,其未來發展方向及對AI行業的影響值得持續關注。 對AI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倫理規範的製定和監管,也顯得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