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千億美元的Stargate項目,由OpenAI、甲骨文和軟銀聯合打造,旨在建設大規模數據中心以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項目面臨著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挑戰,本文將分析Stargate項目如何應對數據中心電力短缺問題,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其中的作用。
價值達1000億美元的Stargate(星際之門) 聯合項目計劃將部分電力來源於太陽能和電池。根據彭博社的報導,該項目的可再生能源設施將由軟銀旗下的SB Energy 公司建設,但這並不是該項目的唯一能源來源。
Stargate 是OpenAI、甲骨文(Oracle)和軟銀集團之間的合作,旨在建立大量新的數據中心,以推動人工智能應用的快速發展。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近年來,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使得開發者和科技公司爭相搶占電力資源。美國能源部預計,到2028年,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費可能占美國全部電力生產的12%,而這一數字在2023年僅為4.4%。面對即將到來的電力短缺,預計到2027年,50% 的新數據中心將面臨電力不足的窘境。
在數據中心開發者和科技公司中,核能已成為備受青睞的選擇。谷歌與核能初創公司Kairos 簽署了一份500兆瓦的合作協議,微軟則計劃重啟三里島的一個停用反應堆。此外,數據中心運營商Switch 還在去年與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公司Oklo 達成了12千兆瓦的合作協議。
然而,核能項目的歷史問題層出不窮,面臨成本超支和項目延期的困擾。雖然新興核能初創企業致力於通過模塊化生產和簡化審批流程來克服這些問題,但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一家公司完成反應堆建設,預計首批商業反應堆要到2030年才能投入使用,這對緩解近期的能源短缺幾乎沒有幫助。
相比之下,太陽能和風能的建設速度則明顯更快。研究顯示,與核能和天然氣電廠相比,太陽能項目的建設時間通常縮短至約18個月。由於太陽能項目具有一定的模塊化特性,它們可以在整個項目尚未完成時就開始發電。
在太陽能項目中,最耗時的環節往往是許可和並網階段。對於數據中心來說,電網連接有時並非必需,很多數據中心可以直接從發電源獲取電力。鑑於Stargate 項目的緊迫性,相關的許可流程也有可能會加快,因此太陽能成為首批數據中心的最有可能電力來源。
劃重點:
Stargate 項目將部分電力來自太陽能和電池,目標建設新的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電力需求激增,預計2028年將占美國總電力的12%。
相比核能,太陽能建設速度更快,有望更快滿足電力需求。
綜上所述,Stargate項目選擇太陽能作為部分電力來源,體現了其對快速部署和應對能源短缺的重視。 這為其他大型數據中心項目提供了借鑒,也突顯了可再生能源在未來科技發展中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