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的廣泛應用,科技巨頭谷歌和Meta利用AI生成用戶評論摘要和回复,引發了新的法律風險。尤其是在誹謗案件方面,此舉可能使平台承擔更大的法律責任。澳大利亞高等法院的判例為這一風險提供了法律依據,即平台不僅是信息載體,也可能被視為出版商而承擔責任。本文將分析谷歌和Meta使用AI生成內容所面臨的誹謗風險,以及它們為降低風險所採取的措施。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谷歌和Meta 等科技公司在其平台上使用用戶評論或評價生成AI 回應,這可能會導致新的誹謗法律風險。
澳大利亞的法律專家指出,當用戶在谷歌或Facebook 上發布涉嫌誹謗的評論時,通常是用戶本身面臨法律責任。然而,2021年,澳大利亞高等法院在迪倫・沃勒案中作出的一項重要裁決,認為承載誹謗評論的平台,如社交媒體頁面,也可能對這些評論承擔法律責任。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這些科技公司曾多次因誹謗問題被起訴。比如,谷歌在2022年被迫向新南威爾士州前副州長約翰・巴里拉羅支付超過70萬澳元,原因是該公司託管了一段誹謗視頻。此外,谷歌在2020年因搜索結果鏈接到一篇關於一名墨爾本律師的新聞文章被判賠償4萬澳元,雖然這一判決後來被高等法院推翻。
上週,谷歌在美國開始推出基於其新AI 技術Gemini 的地圖功能,用戶可以通過該功能查詢遊玩地點或活動,並對餐廳或地點的用戶評論進行總結。同時,谷歌還向澳大利亞用戶推出了搜索結果中的AI 概述功能,為用戶提供搜索結果的簡要總結。 Meta 則在其Facebook 平台上開始提供評論摘要的AI 生成服務,特別是新聞機構發布的評論。
法律專家邁克爾・道格拉斯表示,隨著這些技術的推廣,可能會有一些案件進入法庭。他認為,如果Meta 吸收評論並生成回應,且這些回應中含有誹謗內容,那麼Meta 將被視為出版商,可能面臨誹謗責任。他指出,儘管公司可能會提出“無辜傳播” 的辯護,但這一辯護的成功機會不大。
悉尼大學法學高級講師大衛・羅爾夫表示,AI 重複誹謗性評論的現象可能給科技公司帶來問題,儘管近期的誹謗法改革可能降低了風險。他指出,新的法律改革在AI 技術廣泛應用之前就已實施,因此未能完全應對新技術帶來的挑戰。
在應對這些法律風險時,谷歌地圖的副總裁米里亞姆・丹尼爾表示,他們的團隊努力去除虛假評論,AI 技術旨在提供“平衡的觀點”。 Meta 方面也表示,其AI 仍在不斷改進,可能會出現不准確或不當的輸出。
劃重點:
澳大利亞法律專家警告,谷歌和Meta 的AI 生成內容可能面臨新的誹謗風險。
2021年的一項裁決認為,承載誹謗評論的平台也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谷歌和Meta 正在推出AI 功能,同時加強對虛假評論的管理,以降低法律風險。
總而言之,AI 技術的應用為科技公司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法律挑戰。 如何平衡創新與風險控制,將是這些公司未來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法律法規的完善和技術的不斷改進,將共同決定AI技術在未來發展中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