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宣布與博通合作開發定制AI推理芯片,標誌著其在AI芯片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並挑戰了英偉達在該領域的領導地位。此舉旨在解決AI芯片供應短缺和高昂成本的問題,體現了OpenAI尋求供應鏈自主和降低運營成本的戰略意圖。 這不僅是OpenAI自身發展的戰略調整,也預示著AI芯片市場競爭格局即將發生深刻變化。
OpenAI已組建專門團隊,由博通負責芯片設計,台積電負責製造,預計2026年投產。此舉也表明OpenAI正在積極探索多元化供應策略,降低對英偉達的依賴,併計劃與AMD等其他芯片廠商合作。 雖然面臨來自谷歌、微軟等巨頭的競爭,但OpenAI的這一戰略轉型無疑將對AI芯片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推動行業技術創新和良性競爭。
OpenAI正式宣布進軍AI芯片領域,與芯片巨頭博通展開合作,計劃開發首款定制AI推理芯片。這一戰略性舉措不僅標誌著OpenAI向供應鏈自主邁出重要一步,更直指當前AI芯片市場英偉達一家獨大的局面。
據路透社報導,OpenAI已組建約20人的專業研發團隊,其中包括曾參與穀歌Tensor處理器開發的首席工程師。該項目將由博通負責芯片設計,台積電進行製造,預計2026年投產。值得注意的是,OpenAI此前曾考慮建立芯片代工廠,但因成本過高最終轉向芯片設計戰略。
OpenAI此舉背後有兩大關鍵驅動因素:一是緩解AI芯片供應短缺問題,二是降低運營成本。公司CEO奧特曼曾公開表示,目前面臨著處理器短缺和硬件成本高企的雙重壓力。作為英偉達GPU最大買家之一,OpenAI自2020年起一直依賴搭載1萬個英偉達GPU的微軟超級計算機開發其生成式AI技術。
為降低對英偉達的依賴,OpenAI已開始探索多元化供應策略,計劃通過微軟Azure雲平台使用AMD芯片進行模型訓練。這一決策與AMD去年推出的MI300AI芯片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不無關係。
儘管此次合作可能引起英偉達不滿,但OpenAI表示將繼續與現有芯片製造商保持良好關係,特別是在使用新一代Blackwell芯片方面。消息公佈後,博通股價應聲上漲,AMD也延續了漲勢,顯示市場對AI芯片領域競爭加劇持樂觀態度。
這一戰略轉型標誌著OpenAI加入了Meta、Google等科技巨頭的自研芯片陣營。然而,面對Google的TPU、微軟的Maia100等成熟產品,OpenAI要在AI芯片領域站穩腳跟還需投入大量資源。市場普遍認為,這一舉措將重塑AI芯片供應格局,推動行業良性競爭。
OpenAI進軍AI芯片領域,其戰略佈局值得關注,未來發展走向充滿期待,其成功與否將對整個AI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這標誌著AI芯片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也預示著未來AI技術發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