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產大模型DeepSeek 的發布,科技圈和投資市場掀起了一股熱潮。然而,這一新技術的熱度也催生了大量付費培訓課程,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爭議。
近日,國產大模型DeepSeek 的發布引起了科技圈和投資市場的廣泛關注。隨著這一新技術的熱度飆升,各類DeepSeek 的付費培訓課程也隨之湧現。
據北京日報報導,春節假期後,網絡上出現了大量與DeepSeek 相關的課程,吸引了眾多用戶付費參與。一些知識付費博主甚至借助這一熱潮,迅速吸引了大量付費會員,有博主4天內就輕鬆賣課近20萬元。
例如,博主老徐推出的《用DeepSeek 實戰高效賺小錢》課程在短時間內便吸引了超過6000名付費用戶,收入超過31萬元。而在小紅書等平台上,售價從幾毛錢到幾百元不等的DeepSeek 課程層出不窮,包括技術教學和實際應用等內容。
然而,這些課程的質量參差不齊,許多用戶反饋課程沒有實質幫助,甚至感到失望。據報導,部分課程內容注水嚴重,甚至與其他大模型的知識混雜在一起,形成了“AI 知識大雜燴”。一些低價引流課程則是為了將用戶吸引至私域群組中,後續推薦更高價的課程,形成了一條黑灰產業鏈。
對於這一現象,相關專家指出,市場需要加強對知識付費課程的監管。平台應完善對講師資質的審核和課程內容的管理,防止不良商家藉機謀利。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專家也呼籲,監管部門應建立細化的標準與懲罰措施,以促進知識付費行業的健康發展。
劃重點:
深入分析:DeepSeek 課程熱潮下,知識付費市場湧現出大量培訓課程,部分博主迅速盈利。
質量參差:許多課程被用戶投訴缺乏實際幫助,製造焦慮以促進銷售。
監管必要:專家呼籲加強對知識付費課程的監管,維護消費者權益和市場秩序。
隨著知識付費市場的快速發展,監管和消費者保護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在規範的市場環境下,知識付費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推動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