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宣布將在2025年投入750億美元用於人工智能領域的資本支出,這一巨額投資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隨著科技巨頭們在AI 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谷歌的戰略佈局也引發了投資者的不同反應。
近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在最新的財報中宣布,將在2025年投入750億美元用於人工智能(AI)相關的資本支出。這一巨額投資標誌著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雄心壯志,同時也突顯了科技巨頭們在AI 基礎設施與服務領域展開的激烈競爭。隨著谷歌、微軟、Meta 和亞馬遜等公司爭相搶占下一個AI 浪潮的高地,市場對此反應不一。
儘管Alphabet 本季度的營收增長了12%,但投資者並不買賬,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近10%。市場分析師指出,谷歌的雲計算業務表現低於預期,營收為119.6億美元,遠未達到市場預期的121.9億美元。這種表現令外界對谷歌在AI 領域的巨額投入是否合理產生了疑問。
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對此進行了辯護,他認為AI 基礎設施是長期增長的基石。他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我們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構建、測試和推出產品。我們在AI 創新上的領先地位正轉化為產品使用量、收入增長和結果。”
與此同時,谷歌的新AI 模型Gemini2.0也在同一天發布,標誌著其在AI 服務方面的進一步推進。與穀歌並肩競爭的還有微軟、Meta 和亞馬遜。微軟計劃在AI 基礎設施上投入800億美元,專注於將AI 整合進其云計算平台Azure,並與OpenAI 深化合作。而Meta 則集中精力開發下一代虛擬助手和AI 內容生成工具。
然而,來自中國的新興AI 公司DeepSeek 卻給美國科技巨頭們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 DeepSeek 開發的AI 模型以更低的成本提供高性能能力,這讓投資者開始質疑谷歌及其競爭對手在AI 基礎設施上的巨額投入是否必要。
雖然AI 是谷歌戰略的核心,但其云計算業務的增長似乎已顯疲態。專家們指出,雲服務的收入增速放緩,令人擔憂AI 是否能夠帶來即時的商業收益。
儘管市場反應不佳,Alphabet 仍在推進其AI 擴張戰略。新的Gemini2.0模型承諾在多模態能力、代理AI 和成本效益處理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谷歌的750億美元投資是否能夠帶來預期的回報,仍有待觀察。
谷歌的巨額AI 投資能否帶來預期的回報,仍需時間驗證。隨著全球AI 競爭加劇,未來的市場格局將更加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