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旗下的X公司近期對其AI聊天機器人Grok的“失控模式”進行了FAQ頁面更新,預示著這一備受爭議的功能即將上線。早在去年四月,馬斯克就曾透露過這一神秘模式,稱Grok將在該模式下提供一些“令人反感、不當且冒犯”的回應,並將其形像地比喻為“一個仍在學習的業餘喜劇演員”。這一模式的推出,無疑將進一步挑戰AI倫理和用戶接受的邊界。
目前,“失控模式”尚未正式上線,TechCrunch嘗試在Grok的網頁界面中尋找該功能,但並未成功。這一新模式可能是馬斯克實現Grok最初設想的關鍵一步。兩年前,馬斯克首次推出Grok時,便強調它將是一個邊緣化、不受拘束且反對“覺醒文化”的聊天機器人,能夠回答其他AI系統不願觸及的爭議性問題。這一願景在“失控模式”中或將得到更徹底的體現。
在現有功能中,Grok已經展現出其與眾不同的特質。當用戶要求其使用粗俗語言時,Grok能夠流利地輸出一些在ChatGPT中難以聽到的髒話,表現出一種“無拘無束”的風格。然而,在涉及政治話題時,Grok仍顯得有所保留,尤其是在性別認同權、平等項目及多樣性等敏感議題上,有研究發現Grok的傾向性更偏向政治左派。這一現象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
對此,馬斯克將Grok的表現歸咎於其訓練數據,並承諾會使其“更加政治中立”。他在2023年12月的一篇社交媒體帖子中表示:“不幸的是,互聯網上充斥著覺醒文化的無稽之談。Grok會變得更好,這只是測試版。”這一表態表明,馬斯克希望通過調整訓練數據,使Grok在未來的版本中能夠更加平衡地處理政治敏感話題。
此外,馬斯克和他的許多支持者,包括特朗普的加密和AI顧問大衛·薩克斯,指責現有的AI聊天機器人在審查保守派觀點。薩克斯特別提到了OpenAI的ChatGPT,稱其“被編程成覺醒”,在政治敏感話題上不夠真實。這一批評反映了AI領域在政治立場上的複雜性和爭議性,也為Grok的“失控模式”提供了更多的背景和動機。
總的來說,Grok的“失控模式”雖然尚未推出,但它的到來可能會為用戶帶來更具爭議性和冒犯性的回應,進一步推動馬斯克對這一AI系統的願景。這一模式的上線,不僅將測試用戶對AI倫理的接受度,也可能引發關於AI在政治和社會議題中角色的新一輪討論。無論如何,Grok的“失控模式”都將是AI領域一次大膽且極具爭議的嘗試。